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课外教辅机构虚假宣传调查:研究生包装成资深教师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0-28 13:06:00   来源:工人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只为紧盯家长的钱袋

  在北京,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参加课外辅导花费了大量金钱,教辅机构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一些教辅机构甚至已经成为上市公司。

  “就一年,一辆车的钱都砸进去了。”搞收藏品生意的刘先生说。

  教辅机构为何如此火爆?

  功利化教育是催生这个市场的最主要需求,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专家熊丙奇一语点破。

  张先生的孩子在北京某名牌中学读书,可由于贪玩等原因,成绩一直不理想。学校老师的奖金和升学率有着直接关系,为了不让他的孩子拖班级后腿,老师几次暗示张先生将孩子转走。无奈之下,他只能寄希望于教辅机构。“学校给的压力实在太大,不得已为之。”

  在无限的焦虑中,他带着孩子走进了教辅机构林立的翠微大厦。张先生告诉记者,在各种环节中,咨询师十分关键,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让家长从口袋里掏更多的钱。“态度十分热情,可是眼里满是欲望。一节所谓特级讲师的试听课就花去了800元。”

  已为孩子花去5万多元的张先生介绍说,咨询师会将家长分为“爱钱型”、“关注成绩型”、“好糊弄型”分类进行攻关,主要目的就是将家长口袋里的钱掏出来,并不负责最终成效如何。

  一位已经离职的老师告诉记者,“一对一”教师其实要分成很多档次,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做“一对一”辅导,他们的费用大概是每小时150元;一线在职教师费用普遍在每小时350到500元;如果一线在职老师有一定知名度的话,每小时的费用会在500元至800元乃至更多。因此,有的辅导机构会打着名师的旗号来做招生宣传;也有的辅导机构会把一些普通老师包装成名师,目的就是向学生收取更高昂的课时费。

  咨询时热情接待,掏钱前过度宣传,事后埋怨孩子不努力几乎已成为课外辅导机构的固有模式。

  王翀让孩子参加了某辅导机构的“一对一”辅导,辅导机构的负责人声称他们这里汇集了众多北京名校退休教师,不过这次辅导经历却让王女士感到非常不愉快。“给孩子选报了‘一对一’辅导,结果课程上到一半,老师居然就消失不见了。至于这个老师为什么会离开,我和孩子一点都不知道。”而最让王女士感到气愤的是,当她向辅导机构讨要说法的时候,辅导机构居然以没有签订合同为由拒绝了赔偿,仅仅向王女士退还了一半的学费。

  张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做‘一对一’教师的基本上是‘北漂’的老师,经常能看到有些辅导机构宣传‘一对一’教师是北京四中、人大附中等北京市重点中小学校的名师,但是家长只要稍微去核查一下就会发现,其实这些都是辅导机构的虚假宣传。”

  熊丙奇告诉记者,现在民办教育机构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师资力量的竞争,有些机构很难聘到当地的教师,如果他们邀请中西部的教师,尤其基础教育质量高地区的教师,这样就能用低成本聘请到一些非常优秀的教师,而对于外地教师而言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选择。

【 作者:邓永胜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