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黑白难辨"护工江湖":游离制度边缘 寄生需求之下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0-26 15:04:00   来源:北京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一家专门照顾失能老人的护理院,护工正在给老人喂饭。

  最近,记者深入北京护工群体进行系列深度采访,无论是24小时连轴转的正规护工,还是坚持“打游击”的黑护工,他们的工作强度之大和生存环境之恶劣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记者发现,护工身份的“黑”与“白”并非泾渭分明,为了生存,很多从业者在黑白之间不断转换,所谓“正规”也让人疑窦丛生。归根结底,这个职业本身就没有什么“正规”可言,没有准入制度,没有职业标准,没有劳动部门对这个职业的认可,即使所谓的“正规”护工也无法按照《劳动法》规定的时限工作,甚至全市没有一家正式命名的“护工公司”或者“护理公司”……很多小公司类似“穴头”,对一个科室或者医院形成家族性或地域性垄断;这个职业更像一个“江湖”,无论黑白,大家各自摸索着生存之道。

  活跃在北京各大医院的几万名护工,是一个游离在制度边缘的灰色群体,他们被需求,同时也被忽视和遗忘。

  护工管理

  招工公司五花八门

  人们普遍认为,有公司管理的护工就是正规的,而自己单干的就是黑护工,那些拒绝黑护工的医院也是直接把护工业务外包给一些公司,由他们直接运作管理。实际上,管理着“正规护工”的这些公司的正规性本身就值得怀疑。

  “全市就没有一家正规的护工公司或者护理公司,因为目前这一行还没有劳动部门或卫生部门核发的从业资格证,所以工商根本注册不下来,但是你注册个其他公司,做护工业务也没人管。”林女士进入护工这个行业已七八年,手下的护工有二三百名,进驻全市5家医院,她注册的是“科技公司”,但丝毫不妨碍开展护工业务。

  据她介绍,目前北京有大大小小的“护工公司”100多家,基本上都是以“劳务公司”、“家政公司”、“中介公司”、“咨询公司”名义注册。其中大多数都是中介性质的,只负责介绍活儿并从中抽成,护工不签合同,不上保险,不建档案,招来人就直接拉进病房,走的时候也就打声招呼,流动性非常大。拥有稳定的护工超过200名的公司就算“实力雄厚”了,很多小公司只有十几名或者几十名护工,更像是“穴头”。

  而这种“穴头公司”的前身基本都是黑护工。在方庄一家医院的神外病房做了5年黑护工的老刘最近正准备开一家公司,他介绍来的亲戚基本上已经把这个科室的护工业务包圆儿了。“现在医院查得挺紧的,不就是缺个身份吗?所以注册个公司,大家就成正规军了,和医院也有个说法。”不少公司就是这样诞生的,并由此洗白了身份。而它的实质,依然是一个同村老乡的松散组织,谈不上任何管理和制度。

【 作者:王晔君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