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立体停车场概念好 却沦为好看的摆设?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0-25 15:13:00   来源:北京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场景二】汽车绕着车场转 就是不上载车板

  商业设施内的机械立体停车场,“入地”的车是多了,但愿意上载车板的还是少。

  在双井桥畔乐成中心地下三层,同样是升降横移立体停车。一些车辆绕着停车场转,就是为了找个空地儿停下来,对周遭两层皆空的立体停车位完全视而不见。一个停进立体车位的车主打趣说,这个停车场让他想起了在驾校“考杆”:“幸好我是逛商场,不赶时间,要么得急死。”停车管理员师傅告诉记者,遇到新手司机,不但很难倒进去,而且越是指挥他们就越慢。车流量大时,出入车辆都会受到影响。

  不远的潘家园旧货市场也是同样景象。市场内的机械立体停车库虽在地面上,免去了下地库的麻烦,也没能得到司机们的青睐,反倒是紧挨车库墙边的露天停车位挤得满满当当。有位车主说话直截了当:“停里面怕不安全,上面的车掉下来咋办?”

  一位停车业管理人员对记者说,机械立体停车设备导致剐蹭是常见的问题,再加上地下的立体停车设施会遇到高峰、停电故障等问题导致排队,“排队的人越多,等待时间就越长,你想想,大家顺着马路边停车习惯了,本来就嫌下坡道很麻烦,如果再遇到一两次排队等待,那就更不喜欢立体停车了。”

  [画外] 口碑不好,“升降横移”陷入恶性循环

  升降横移这类机械立体停车设备不可能被淘汰,因为还有用武之地。前期投资少就是个优势。

  从技术上来说,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做机械立体停车,到现在升降横移还没被淘汰。日本的升降横移设备每个车位平均造价折合人民币在四五万之间,而国内平均的造价是两万多。人工、材料的费用能差多少?还是咱们这边的做工不好。

  其实只要有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按国内企业的技术来说,没什么做不好的。可现在价格上是一个恶性竞争的关系,价格不断地被压低,质量不断地在下降。

  再者,目前多数开发商建造停车库,是以满足规划部门的停车配建要求为准,不会考虑未来的需求和使用。既然是完成任务的心理,他们选设备的时候也会选最便宜的,这样也让不负责任的企业有了牟利的空间,不断压价。结果你看,现在机械立体停车设备故障率高,故障事故的报道也不少;用户使用起来麻烦很多,口碑不好;我们的客户也有心理障碍,不愿意建这样的车库。

  最后大家都觉得这个技术不好,闲置了设备,冷落了行业,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现在国外的智能化立体停车库慢慢在成为主流,大面积留给智能库,小面积建设升降横移式停车位。

  我也建议机械立体停车设备“精耕细作”。比如升降横移设备,建议建设100个泊位之内、每组10个车位,这样比较合适,再加上维护资金到位了,才能好用。现在国内一建就是几百个,最多的一组40多辆车,一辆车存取,其他40多辆就存取不了,怎么行?——王国华

【 作者:吕思言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