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聚焦文化改革发展:探索全新创作和营销模式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0-25 09:28:00   来源:央视-经济半小时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一、探索全新创作和营销模式 中文版《妈妈咪呀》大获成功

  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中特别提到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这预示着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文化产业发展,既要推进体制创新,又要坚持内容为王。如果没有内容创新,就难以打造出符合群众需要、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精品。在20年前,国内演出、影视市场陷入低迷,然而近期在国内上演的一部音乐剧《妈妈咪呀》让人们重新回到剧场,感受文艺的力量。

  从今年8月12日开始,中文版《妈妈咪呀》已经连续演出了100多场,场场爆满,有的观众已经看了多次,有的甚至专程从外地赶来观看。这部音乐剧打动观众的秘密究竟在哪里呢?

  亚洲联创公司副总经理王琛告诉记者,这部剧在上海演了32场,总票房的销售大概是1600万元,北京演了50多场,卖了2300万元,总票房4000万元。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宇表示,这个记录是最近十年,甚至20年来没有过的记录。

  在《妈妈咪呀》中扮演谭雅的演员叫沈小岑,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以音乐剧演员的身份出现在聚光灯下,享受台下观众前有未有的热情和陶醉。实际上,早在80年代,她就以一首《请到天涯海角来》走红。但这并没有给她带来太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以“四大天王”为代表的港台文化风行一时,对内地演艺市场形成巨大冲击。

  看不到前景的沈小岑最终选择了到海外去寻求她的音乐梦想。实际上,让沈小岑迷茫的这场严冬格外漫长,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全国范围内剧团数量就在不断地萎缩,有1/4的时间常年没有演出。演出总量从高峰时的70万场降到了40万场以内,观众人数则从1985年的7亿多降到了2000年的不足4亿。不仅是演艺市场,曾经红火的电影市场当时也是寒风萧萧。1994年,观众年观影人次已经从1979年的293亿下降到了3亿。1995年至2002年,我国全年电影产量一直徘徊于100部以内。

  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韩三平就是在那个时候出任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厂长,他提到,当时确实比较困难,因为正处于剧烈转型时期。就像急转弯的时候速度很快,而且很危险,坐着也很不舒服,离心力往外甩,在这种情况下紧紧抓住方向盘,就渡过来了。

  北京电影厂当时被称作中国电影的门面,但是和其它所有曾经辉煌一时的电影制片厂一样,在风雨飘摇中惨淡经营。当时全厂一年拍摄的经费大概需要七八千万,但是国家的拨款只有500万元左右,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这个国有制片厂的厂长不得不带着导演们去找企业四处化缘。

  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韩三平紧紧抓住的这个方向盘就是好电影。而在1997年的冬天,因为这种坚持,中国电影市场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一部叫做《甲方乙方》的电影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吸引着观众重新审视国产影片的同时,也记住了一个新名词:贺岁档。

  韩三平说,贺岁档,其实跟卖东西差不多,因为那个时候营业额特别高,消费者特别舍得消费。这是商机,要拍出适合时机的电影。

  既便在当时看来,《甲方乙方》的投资成本也很低,只有400万元,但是它在资金运作上却开拓了一个新的模式:导演和所有演员的片酬都实行与影片捆绑的方式,即完全靠票房分成来提取片酬。韩三平认为,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机制,在一部影片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所有制共担风险、共享效益的方式。

  这部投资仅为400万元的影片最终取得了超过3000万元的票房,它在制作和营销模式上的成功尝试比电影本身更加引发关注。只有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才能调动制作、发行等各方面的积极性。电影制作发行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勇敢的先行者纷纷试图寻求变革的可能时,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

【 作者:王晔君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