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是举世闻名的抗美援朝入朝作战纪念日。垣曲县古城镇谭家村78岁的狄文义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上甘岭战役的幸存者,他向我们追忆了当年烽火连天的惨烈战事——
在举世闻名的抗美援朝入朝作战纪念日——10月25日即将来临之际,笔者怀着崇敬之情走访慰问了垣曲县古城镇谭家村78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上甘岭战役的幸存者狄文义老先生。追忆起当年烽火连天的惨烈战事,情绪异常激动的狄老先生,泣不成声地给晚辈们讲述了在朝鲜战场上金戈铁马的一幕幕悲壮惨烈的战斗往事。
主动请缨 赴朝参战
出生于1933年8月4日的狄文义,1949年早春不满16岁时即踊跃报名参加革命工作,有幸到阳城县参加了南下干部集训团,随后在欢送南下干部出征仪式上,狄文义因年龄太小被组织上再三挽留未能成行。1950年春天,他再次应征报名入伍,当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25日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正式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
1951年3月,狄文义在多次申请入朝作战的情况下,和同连队的12名战友终于如愿以偿,被编入15军133团1营3连的战斗序列。各连队战友们先是搭乘火车赶到鸭绿江西侧的丹东,趁着夜幕的掩护,顶着敌机的狂轰滥炸,从临时搭建的浮桥上以最快速度通过鸭绿江。接下来,白天在山林里隐蔽,晚上借着夜幕急行军。即使如此,夜晚行军的安全问题也无从保障,由于化装成便衣的敌特分子用发信号弹的方式向敌机指引目标,我方的急行军不断受到敌机的轰炸阻挠,不少战友未赶到前沿阵地便倒在血泊中。
大约经过连续12个夜晚的急行军之后,15军全体将士在军长秦基伟、政委谷景生的带领下赶赴前沿阵地,与联合国军中的第一集团军正式交火,15军全体将士奋勇拼杀,将敌军打退10余公里。之后,按照志愿军司令部的统一部署,连续发起了5次大的战役,给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以沉重的打击。
上甘岭战役 经受残酷考验
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在长达40多天的上甘岭战役中,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们经受了世界上最艰苦、最惨烈的战争磨难和血与火的考验。当时由于我方长驱直入,后援部队和后勤给养及军火弹药供养明显不足,敌方发现这一薄弱环节后,加之负责西部沿海防御战线的朝鲜人民军力量有限,给了敌军以可乘之机,联合国军司令委派海军陆战队从西海岸仁川附近强行登陆后迂回到志愿军的后翼部位,截断了志愿军与后续部队及后勤物资补充供养的生命线,并借助空中打击的绝对优势,将志愿军各序列战斗部队围困在上甘岭、下甘岭等各个山头上,妄图将陷于重围的志愿军一举歼灭。
随着战事日益吃紧,鉴于各个山头被敌机到处乱扔的重磅炸弹削平并下降了一米多的残酷现实,15军133团的战友们在团长、营长等主要领导先后牺牲后,分散转移撤退到半山腰遗留下来的铜矿废弃山洞内,利用夜晚择机打击和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等待后续部队赶来增援时里应外合全歼敌军。在此期间,为寻找食物和水解饥渴等燃眉之急牺牲了不少战友,因缺医少药白白葬送了不少伤员的性命,在创造生命极限后实施的大反攻时又牺牲了不少战友。到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胜利结束时,狄文义所在的拥有218人的加强连3连仅有23位幸存者,当时年仅19岁的狄文义就是该加强连中生还的战友中的幸运者。
冒死抢救朝鲜少年
1953年2月,在一次短兵相接的遭遇战结束后,狄文义等13名战友奉命顶风冒雪执行一项特殊任务,押送183名联合国军俘虏到15公里以外另一目的地。13位身手不凡的志愿军战士怀揣匕首、手持每梭可连发72响的冲锋枪,翻山岭、钻丛林、跨河谷,分组把关,机智勇敢地完成了危机四伏的押送任务,在下午黄昏时分踏上返回营地的归途。不料,因天色转晴,地面附着物逐渐清晰起来,在他们走到一无名高地时被伺机轰炸的机群发现,俯冲下来的敌机一阵子机关炮扫射之后,又在提升机翼时丢下一连串的炸弹,其中2名战友当场倒在血泊中。负责带队的狄文义命令大家分散目标,各自设法归队。
当狄文义和另外两位战友相继穿越山谷时,发现一名朝鲜少年僵硬地卧躺在雪地里,棉衣里渗出的血迹已被冻结,狄文义赶过去仔细察看,发现该少年尚有一丝微弱余气,狄文义连忙脱掉棉军衣,脱下贴身的白衬衣,让两名战友帮助用撕开的衬衣布条将该少年头贴头捆绑在自己的脖颈和后背上,这时敌机又发现了目标一阵轰炸,狄文义头部受伤,鲜血顿时就流了下来。简单包扎之后,两个战友奉命快速回营地报告去了。为了躲避敌机的扫射,狄文义忍着伤痛背着少年钻入松树林内。天黑后,由于不了解地形,只好在树丛里摸索穿行,棉衣棉裤被松枝划破了,坚硬的松针刺入肌肤,经夜晚刺骨的寒风一吹,钻心地疼。远处,不时有敌特分子用信号弹向敌机指引目标,轰炸机扔下一颗颗震耳欲聋的重磅炸弹,狄文义咬紧牙关拼命摸索着前进,不知走了几个时辰,摔了多少跟斗,只觉得一不小心滑落到一河谷之中。等醒过神来后,隐隐约约听到有修路的器具撞击声和说话声,狄文义用尽力气大声呼救,待夜间负责抢修公路的人们循声赶过来时,狄文义重重栽倒在雪地里不省人事了。后据翻译人员说,当时已到凌晨1时左右。
伤势严重的朝鲜少年被紧急转送到野战医院抢救,狄文义被朝鲜劳动党基层负责人护送到一地形极其隐蔽的堡垒户中养伤,一位60多岁的阿玛尼负责为他服务,慈祥的老人一一为他挑出满身的松刺,用浓盐水给他擦洗伤口,靠乡土医生的土办法疗治创伤,用白菜汤和高粱米粥给他滋养身子,当地不少老人闻讯后送来自己都不肯尝一口的红苹果。经过半个多月的精心疗治,不到20周岁的狄文义在朝鲜人民的多方呵护下可以伤愈归队了,在朝鲜劳动党基层负责人和游击队员护送下,狄文义骑着大黄牛安全地回到了15军营地。
立功受奖 美名传扬
1953年5月中旬,经朝鲜劳动党领导机构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协商,在毛岸英烈士牺牲的桧仓郡半山腰一大型防空洞内举行了表彰大会,朝鲜党政军负责人和中国人民志愿军首领一起为狄文义颁发了朝鲜劳动党最高荣誉证书,授予志愿军战士狄文义为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爱民模范”殊荣。
会后,在双方主要领导人和当事人一起拍照合影留念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总司令洪学智和15军军长秦基伟还特意与志愿军战士狄文义、被救朝鲜少年朴石明相拥,他们坐在一条板凳上合影,以志永久性纪念。
解放后,那位被救活的年近11岁的朴石明曾任朝鲜人民军副总司令兼海军总司令,来我国访问时还与洪学智上将、时任国防部长的秦基伟一道在北京专门会见了救命恩人狄文义先生。
当年那次表彰大会之后,洪学智副总司令特意把狄文义从15军3连抽调到志愿军后勤司令部搞通信员工作,以确保他的人身安全。1954年志愿军后勤部总医院评残组认定狄文义为二等乙级残废军人,并颁发了相关证书。
1956年狄文义服从志愿军政治部的安排,被分配到黑龙江省虎林县政府招待所从事行政工作,因当地气候严寒和身体不适等因素困扰,由本人书面申请经组织上批准将工作关系转回到我省垣曲县邮电局工作。
“文革”期间,狄文义惨遭迫害。粉碎 “四人帮”后,地方政府为其恢复了公职,历经磨难的狄老先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尊敬,他的有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和荣誉被先后载入原版和新编的 《垣曲县志》之中。文哲 李永红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