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打造中国自主“云” 手机浏览器比拼“云”服务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0-20 11:07:00   来源:经济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从北京郊区游玩结束的何云开车回市区时,突然想去看电影,她打开手机浏览器,查找影讯和影城,发现离自己最近的是顺义博纳国际影城,于是通过网上订票,不但预先选了称心的座位,而且价格便宜一半。然后再打开手机版导航地图,根据指示顺利找到了影城。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高高在上的云计算其实就在你身边。像这样通过手机上网获取信息、订购产品的行为正是使用云计算服务的一种,云计算的本质其实就是随时、随地、随需的信息服务模式。

  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云计算,早已在我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然而,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所言,我国信息产业缺乏安全可控的信息系统集成方案,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较弱,国产软件产品和服务的集成应用总体水平仍然很低,国外软件在我国重要领域占据着绝大多数市场份额。那么,我国的云计算产业能否改变这一现状,打造出安全的“自主云”呢?

  市场快速发展

  市场调研机构计世资讯的研究显示,2010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559.3亿元,同比增长29.3%;预计2011年至2015年,云计算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以上;在企业用户中,已经有67.5%的用户认可云服务模式,并开始采用云计算服务,或者在企业内部部分实现云平台共享。

  巨大的市场吸引着产业链上各个相关企业纷至沓来。百度专门成立了研发团队,从事云计算中分布式计算等核心技术的研究;联想计划通过云计算将企业从设备提供商转型成为“设备+服务”商;阿里巴巴成立了专门负责云计算的子公司阿里云计算,并在南京市筹建国内首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华为启动了“云帆”计划,与合作伙伴为行业应用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浪潮集团正在从软硬件产品供应商向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全面转型;中国移动的“大云”战略已达到一定存储规模,并在开源软件基础上自主开发了“大云”系统;腾讯预计2014年将在天津建成亚洲最大的数据储备处理服务中心,这也是其“云计算中心”布局上落下的第一颗棋子。

  在多轮国家政策的带动下,我国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纷纷投入巨资建设云计算中心。以5个试点城市为代表,云计算在各个城市百花齐放。北京的“祥云工程”进展迅猛,2010年北京相关企业的云计算收入达到82亿元,预计到2015年将形成500亿元的产业规模;上海的“云海计划”即将步入高潮,上海已成立了云计算产业投资基金,一期规模3亿元,二期将达到10亿元,该基金的70%将投向云计算产业;深圳则提出了要打造“华南云计算中心”的概念。

  加强安全可控

  正如国务院参事胡本钢所言,中国发展云计算是为了显著降低国民经济的运行成本,但是在云计算遍地开花的同时,人云亦云、一哄而上、重复建设、费财耗能却成为突出的问题。“我国云计算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要加强规划引导、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促进和规范云计算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如此表示。

  “只有安全可控,云计算才能真正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胡本钢表示,“如果云计算的防火墙被侵入,怎么办?如果出现不好的信息,能不能及时找到?”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卿斯汉则强调:“云计算发展的主要瓶颈是云安全问题。”

  如何才能安全可控?在胡本钢看来,云计算安全可控的前提必须是了解,“用我们不了解的产品,自然不是安全的,更不是可控的”。卿斯汉则直言,第一步是积极推动国产化,第二步是积极执行融合带动计划,要很好地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不断创新,迎头赶上。

【 作者:姜莹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