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惠州外侨局扶贫:淮山富龙门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0-15 21:15: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中新社惠州10月15日电 题:惠州外侨局扶贫:淮山富龙门

  中新社记者 顾立军 康孝娟

  广东惠州市龙门县有个龙华镇,位于龙门县中部,龙华镇人口不多,才4万多人口,但面积不小,有400多平方公里。这里不仅有毛竹、淮山等农产品,更有温泉等旅游资源。然而由于交通闭塞不畅,多年来,人走不出去,山货也运不出去,被扣上了贫穷的帽子。

  龙华镇马嘶村是惠州74个省级贫困村之一,全村400多户中低保户31户、帮扶户32户。这两年,广东省开展“双到扶贫”工作,惠州市外事侨务局作为帮扶单位来到了马嘶村。为了帮助贫困村走出困境,帮扶单位花了不少心思,在各方面都作了大量尝试。从一开始的“解囊相助”,到“造血扶贫”,利用马嘶村的土地资源,以产业扶贫为载体,2010年,马嘶村首次引进新技术种植淮山,在全村试验种植了80亩,并获得了近100万元人民币经济收益,鼓舞了全村村民。也让马嘶村冲破了“贫困线”,2010年,32户帮扶户已经全部脱贫。

  因为在“造血”上下足了功夫,马嘶村正从“脱贫”迈向“致富”。

  当地村民介绍,惠州外事侨务局官员每次来到马嘶村,都帮助农民种淮山,调种苗,搞管理,搭架子。今年3月,村里还专门成立了淮山专业合作社,为马嘶村淮山种植、销售、生产资料购买以及相关信息交流培训等搭建了一个好平台。目前,全村130户农户种植淮山,其中35户是合作社成员,马嘶村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2万多元,2010年增加到5.3万元,今年种植的淮山可望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20万元。

  连日来,记者在马嘶村采访时实实在在感觉到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喜悦。

  马嘶村村干部告诉记者,淮山亩产量是2500公斤,均价每公斤9元,亩产值22500元,除去生产成本6000元,亩利润可达16500元。马嘶村有很多土地是半沙质的,再加上地势、水源等有利因素,种植出来的淮山别具风味,所以这里种植的淮山也不愁卖。

  聪明的农户地底下中淮山,地面上种青菜,对于淮山种植已是驾轻就熟。

  龙华镇委书记林大升说,马嘶村村长带头致富,自己家种了50亩淮山,如今已盖上了新房,二层楼房屋前屋后都种着鲜花,坪上养着鸡,格外温馨。

  马嘶村除了种淮山,还种年桔、稻谷、毛竹等经济作物,其中全国70%的牙签是龙门制造的。林大升告诉记者,现在农民发家致富了,年收入可达6700多元。

  “几年前,这一带大多是瓦房,很多村民为生活而发愁,现在不少农户住上了新楼房。淮山种植有望让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加近20万元。”林大升告诉记者。

  在马嘶村委会宣传栏里记者看到一份惠州外事侨务局今年的帮扶计划,显示今年该局将筹集30万元,其中,22万元扶持村集体种植50亩淮山,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作为扶贫激励资金,用来提高贫困户的种植积极性,被帮扶的26户贫困户中每户只要种植淮山1亩以上,就可获得3000元激励金。另外再筹集8万元,进一步完善马嘶村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使马嘶村水到淮山地,灌溉不用愁。

  “我种了1.5亩淮山,马上就要收获了,预计年底可带来1万元收入。”龙华镇马嘶村贫困户李容辉看着支架上郁郁葱葱的淮山苗高兴地对记者说,他利用4500元扶贫资金种植淮山,现在种植成功了,来年小孩的学费不用愁了。(完)

【 作者:吉翔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