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科技投入强度不足 “中国创造”需经费支撑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9-29 15:39: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导读:官方最新公布2010年我国科技帐单,科技经费保持增长但投入强度仍然不足。“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之路是否依旧漫长?科技经费走出短缺时代,好钢为何却用不到刀刃上?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28日最新发布“201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去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稳定增长,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进一步提升至1.76%,但是这一数据不仅低于2.2%的“十二五”目标,和“十一五”期间未能完成的2%的任务相比也有一定差距。

  科研经费投入强度不足 将滞后经济赶超战略

  这份“2010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去年(2010年)中国共计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是7062.6亿元,比上年(2009年)增加了1260.5亿元,增长的幅度是21.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投入强度也就是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是1.76%,比上年的1.7%也有所提高,但是这个比例和“十二五”目标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从行业上来看,经费投入与经营主业的收入之比最高的是专业设备制造业,达到的是2.04%。投入强度在1.5%到2%的有4个行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分地区来看,江苏、北京、广东、山东、浙江和上海这6个发达地区的科研经费都在300亿元以上,合计起来占全国总投入的将近六成,而西藏、海南、青海都没有超过10亿元。

  科研经费投入强度不足意味着什么呢?国家科技经费走出了短缺时代,好钢为什么却用不在刀刃上呢?对此,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刘澄发表以下观点。

  主持人:经费投入强度不足意味着什么?

  刘澄:首先意味着国家在重大科研项目上、在追赶世界的能力上有所虚弱,有可能会严重滞后中国经济赶超的战略。

  主持人:现在经常提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这个行走的过程会不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刘澄:会有影响。“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重点在于关键技术的突破。无论是工程设备制造技术、研发技术,还是一些基础科研的研究,都需要一些突破,而这些突破实际上是靠经费支撑的。

  企业投入积极性弱 经费分配使用不当

  主持人:从地区来看,江苏、北京、广东、山东、浙江和上海这6个地区的经费都在300亿元以上,合计起来占到全国的六成,而西藏、海南、青海都没有超过10亿。这种东重西轻的格局反映出什么情况?

【 作者:何敏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