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能帮孩子们上大学或进城工作,他却不管不问
55年前的一次选择,让郭春年从此一辈子默默生活在农村。而让他的家人至今仍不太理解的,不仅仅是这一次选择。
在44岁的郭社立心里,有道26年仍没迈过去的坎。郭社立说,1985年,18岁的他参加高考。当时的高考竞争异常激烈,录取率甚至不到25%。郭当年成绩已经算不错了,离大专分数线仅仅差2分。
而按照那时的国家政策,伤残军人、立功军人家属高考可以加5分,这属于正常的加分,而郭家的情况恰好符合这一要求。郭社立满心期待着,父亲拿着证明找有关部门一申请,自己顺理成章可以上大学了,而且这压根儿不算走后门。
谁也没想到,妻子柴冬菊反复和郭春年商量这事后,郭春年死活就是不肯:“他自己能考上就去上,考不上拉倒。”一家人都不理解老头儿为何这么死犟。柴冬菊动员亲戚做郭春年的工作,还是做不通。因为这,柴冬菊硬是和丈夫生了4个月的气。
“我到现在都不理解,一想起来,还是很生气。”郭社立说,本来,自己的命运是可以在26年前改变的。可就是因为父亲的“一根筋”,自己20多年来只能苦守在农村,靠种地、打零工糊口。
村民李来运介绍,不仅仅是老三郭社立,郭春年的5个子女,因为老郭的怪脾气,几乎人人心里都有道疤痕。
1986年,国家出台政策,对一等残疾军人,允许家属进行户口农转非,政府还可以为家属在城镇安排工作。当时,郭春年的妻子、三儿子、四儿子都符合条件。但郭春年只是将妻子的户口申请为农转非,两个儿子正值找工作的时候,老人却死活不愿给儿子申请。
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村里不时会有城镇企业来招工的指标。家里4个儿子,条件都符合,郭老却从没推荐过一个,还专门向村委表态:他家的儿子,一个也不要推荐,机会先让给困难的家庭。而村里和他不沾亲带故的青年,郭春年却跑前跑后推荐了10多人进城,到国有企业和机关里工作。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