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纪实:民间借贷的七个谜团
9月的厦门,气候宜人,风光旖旎,站在厦门最繁华的金融街——鹭江道上,遥望对岸的鼓浪屿,眼前一弯浅浅的海峡看似波澜不惊。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在厦门平静表象的背后,竟也潜藏着一股股动辄数亿元的高利贷潜流。
谜团1:厦门高利贷规模几何?
厦门高利贷的规模究竟有多大,这是许多人最关心的。为此,记者专程走访了主管中小企业贷款的厦门市经济发展局企业处。有关负责人了解记者来意后,笑着对记者表示:“厦门相比周围的泉州、漳州等地,其实高利贷现象是相对比较少的。只是近来媒体报道得比较凶,说有几十亿元,其实从我手上拿到的案子来看,不超过5个,总规模也就七八亿元。有些小的高利贷案件只有几千万元。
|
当然,周边也有像安溪这样闹得比较大的(指安溪县城厢镇公德村村委主任许火从携3亿多元高利贷借款潜逃一事),我就不方便透露了。”
临走前,这位负责人还反复强调,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是两个概念,非法集资应该打击,但民间借贷是合理的,只要不超过4倍法定利率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包括厦门在内的许多沿海城市30年来能有这样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民间借贷的活跃,因此希望媒体不要妖魔化高利贷。
然而一位长期在厦门从事第三方理财服务的金融投资公司高管王伟(化名)言之凿凿地告诉记者:“厦门的民间高利贷少说也有一百多亿元,官方统计的只是已经崩盘并且报案的,这只是高利贷的冰山一角,绝大部分高利贷受害者怕受到牵连,是不会去报案的。”事实上,在厦门街头和银行,记者从多位厦门市民和银行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的数字也与之相似。
这是一场危险的游戏,根据我们记者的调查,在中国的不少城市,高利贷的乱象目前正愈演愈烈,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最后,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应适度调整,应适当放松银根,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减低利息等。
谜团2:银行是否愿意放贷?
高利贷泛滥的背后,往往意味着许多中小企业无法从主渠道(银行)顺利获得贷款。对此,上述政府人员表示,眼下整个银行业资金都偏紧,能压的贷款都尽量压住。如今房地产企业无法贷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无法贷款,所以从逐利的角度看,商业银行也希望把钱留给中小企业,因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息相对高些。
“我们经常和银行方面通气,现在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真的是很有诚意的。”不过该负责人马上话锋一转,“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难题,厦门有8万多家中小企业,但只有8000多家是能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剩下的大部分企业要不就是通过亲朋借贷,要不就是通过高利贷融资。”
据全国工商联调查显示,规模以下的小企业90%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微小企业95%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
厦门的银行果真对中小企业贷款充满诚意吗?为了解事实真相,记者与当地多家商业银行有关负责人进行联系,但了解到记者采访意图后,对方都以各种理由婉拒了采访。经当地媒体同行介绍,几经辗转后,记者终于联系到了一位前银行客户经理张强(化名)。
他告诉记者,多年来,政府一直号召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但实际上,银行主要的贷款还是放给了国有企业。所谓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也大多落在上了一定规模有较强实力的“中等企业”身上,而真正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主要是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还是很难获得贷款。
张强认为这一现象不能都怪银行。“上世纪90年代国企贱卖、私企大跃进的时代,不少私企通过种种内部关系拿到巨额的信用贷款,结果后来货币政策一紧缩,许多企业就撑不下去了。老板见形势不妙就跑路了,结果银行借给私企的大量债务收不回来。
即便老板不跑路,私企一破产,银行贷款也一去不复返。有的老板见形势不妙,早在法院查封前就把剩余资产转移到亲戚朋友的名下。这样一来,法院也执行不到了。根据银行风险负责制规定,谁贷出谁负责,银行信贷人员放出的贷款若收不回来,本人要付全责。
正由于风险收益不对等,银行吃过这个亏,所以银行一直对缺乏房产等抵押物的中小企业贷款避之不及,尤其是眼下银根紧缩,很多行业现金流都很紧张,有的中小企业搞不好明天现金流一断就完了,银行自然更加担心自己的钱能不能还回来。越是担心,银行也就越是对中小企业惜贷。”张强无奈地表示。
与民营中小企业相比,大型国企由于处于政府强力控制下,银行不怕借出去的钱打水漂。所以国企相对私企具有更高的信用,更易于贷款,甚至无需抵押担保往往也能拿到利率较低的贷款。
谜团3:中小企业是否难以为继?
中小企业原本就面临着劳动力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税负过重等不利因素的冲击,如今在持续紧缩货币政策环境下,融资难更是很有可能成为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网上早有传言温州等地出现了中小企业倒闭潮,厦门的情况又如何呢?
厦门经发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中小企业的困难并没有2008年那么可怕,厦门并没有出现媒体所称的中小企业大面积倒闭的情况。“我们汇总了地税、工商等各个部门情况,发现企业注册数量是正增长的,地税也是正增长的。不过需要警惕的是,整个厦门中小企业上半年的销售收入在持续下滑”。
该负责人还表示,都说中央的宏观调控让中小企业生存维艰,但换个角度看,这也是在倒逼许多粗放型、低附加值的中小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我前几天还遇到一个老板,原来是搞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下房地产难搞了,结果最近转去搞IT企业了”。
不过在众多中小企业中,能够顺利转型升级的究竟有多少呢?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前不久指出,目前可能有10%的中小企业在升级,有20%左右可能正在转型中,而60%到70%的企业现在则是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