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探源:
屠呦呦先推开了一道门缝
青蒿,民间又称作臭蒿和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南北方都很常见。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 《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正是从《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中受到启发,认为温度高可能对青蒿有效成分造成影响而影响疗效,便由用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比乙醇低的乙醚提取。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在实验室里,屠呦呦终于成功提取到青蒿中性提取物,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用乙醚提取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至关重要。”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国桥告诉记者。
然而,对白色结晶的青蒿素到底是谁先分离的,却有争议。
李英接受采访时表示:“屠呦呦的乙醚提取物有效确实再次激发了‘523’研究人员对青蒿的研究热情。1973年,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和山东省寄生虫病研究所利用当地植物资源,也先后用溶剂汽油等其它有机溶剂从黄花蒿中分离出有效单体,一种白色的针状结晶,以后正式命名为青蒿素。”
在随后的临床试验中,中医研究院用屠呦呦提供的结晶做的结果并不理想。而云南药物所罗泽渊等人提供的结晶,通过李国桥等人的临床试验,证明其对恶性疟尤其是脑型疟确实有效。李国桥说:“青蒿里面是有7种结晶,只有一种结晶是青蒿素,只有肯定了它的临床效果才行。”
当年也参与青蒿素结构测定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吴毓林,强调“青蒿素的发现是团队协作的成果”。事实上,1979年9月,国家科委向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广州中医学院6个单位颁发了《发明证书》,发明项目为“抗疟新药——青蒿素”。
在屠呦呦所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这样表述:“屠呦呦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单位。”对此,受访专家们表示:“可以说,屠呦呦先推开了青蒿素的一道门缝,其他人合力打开了大门。”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