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奢侈品掀起投资热潮 业内人士提醒入市需谨慎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9-20 09:02:00   来源:央视网-经济半小时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周婷说,增值结果与增值的幅度,要根基这个产品本身要对它精度,通过专业知识来判断。

  欧阳坤告诉记者,除了市场风险和价值风险,国内的奢侈品投资市场也受到奢侈品品牌营销策略的影响。一个商品上市以后,商品的铺货量只能占到20%到30%,通过卖掉一部分,来补偿自己的关税压力,远途的运输压力,人工成本,相互抵消以后,第二批货再上来。

  欧阳坤指出,铺货量不足所形成这种饥饿营销,在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的推动下,很容易形成价格泡沫,造成投资风险。

  欧阳坤说,随着品牌它在中国的销售测量放量,对限量版的物品价值就会相对降低。

  近来以来,奢侈品投资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专门从事市场研究的慧聪邓白氏连续三年对内地奢侈品消费进行了追踪研究,今年8月发布的《2011年大陆奢侈品消费研究白皮书》显示,消费者的动机在发生变化,奢侈品消费的收藏、保值、增值动机有所提高,由占2010年的27。7%上升至2011年37。8%,这也是在动机选项中唯一上升的一项,其它动机如犒劳自己、提高生活质量、送礼、获得认同等面子型动机有所下降。

  慧陪邓白氏研究首席执行官赵龙说,这种消费比以前的这种炫耀性的消费更趋于理性,

  赵龙认为,奢侈品消费趋于理性的另外一个信号是近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这个贴子,网友在贴子里列出了包括coach、斯华洛世奇等品牌在内的十大“伪奢侈品”。

  赵龙告诉我们,由于我们中国急剧的发展,对此消费文化上偏盲目一些,理性化消费的这种文化的逐渐的形成,会对这部分的泡沫形成挤压。

  “什么叫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都买最贵的!”大腕中的这段台词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而正是基于这样的消费心理,近年来,一些在国外的普通品牌也以奢侈品的姿态进入中国,利用市场信息的不透明,以远远高于其在海外市场的价格赚取高额利润。

  欧阳坤指出其中的原因,第一,原产地在国外,第二,店面大,第三,价格高,第四,传播的信号欧美化。

  欧阳坤把眼下的中国奢侈品市场比做一个刚刚上小学的孩子,经过了最初不买最对,只买最贵的蒙昧状态,正处于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欧阳坤说,通过这件事情,可以说明中国消费者成熟了,具备了自主性,鉴别能力,可以自己选择购物。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往这句话被用到股市中。现在股市不景气,所有人知道风险极大。但是这10个字的投资箴言适用于所有的投资行为,尤其是像奢侈品投资。

  奢侈品投资不比传统的字画、瓷器,是个完完全全的舶来品。且不说复杂的定价机制和陌生的文化传统,单是最入门的真伪鉴别,就足以让刚刚处于学习阶段的国内消费者和投资者煞费苦心。

  眼下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正成为海外奢侈品眼中淘金的乐园,我们看到大量的资本驻扎进来,这里面有对这个新兴市场经济实力的肯定,也不乏有人进入这个新兴市场来浑水摸鱼的。我们要警惕投资市场变成赤裸裸的投机市场,最终吃亏的还是刚入学的小学生。如何进行理性投资依然是我们需要学习的重要课程。

【 作者:王晔君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