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手机阅读:谁的快乐,谁的痛?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9-16 09:18:00   来源:人民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2010年4月16日下午,国内首个G3阅览室在杭州市下城区图书馆内建成并免费开放,实现了移动信息技术与公共图书馆的有机结合。

  图为读者正在G3阅览室里通过G3手机阅读器免费阅读。

  以手机为阅读载体的比例从2009年的10.7%激增到2010年的34.8%。相比之下,PC机阅读则出现了大幅度地滑落,从2009年的76.1%下降到2010年的40.4%。可见,大部分通过PC机阅读的读者更加倾向或习惯于手机阅读。

  纸张战胜竹帛,CD淘汰磁带,MP3取代随身听……文化传播载体的进化不仅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改变,更进一步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几年前,当人们慨叹越来越多的读者放下书本而在电脑屏幕前阅读时,恐怕并未想到,小小的手机竟然成为新的阅读方式。整个出版业都因此感受到了数字化时代的震撼与冲击,那么——

  作品“被”上网,作者竟然不知情

  手机阅读基地回应问题原因

  在作家怒批百度文库侵权一案中,民营图书公司负责人路金波曾称赞手机阅读的龙头老大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严格保护版权,所有上传作品皆由专人负责版权审查,确保正版和作者权益。

  但是,最近一些作者却惊讶地发现,自己的作品出现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的网站上,而他们从未授权给中国移动。

  江苏一位年轻的女作家刘小备发现自己的作品《江暖》出现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而且竟然是两个版本。她找唯一授权数字版权的新浪问情况,新浪表示不是自己上传的。刘小备说:“我现在也不知道是谁上传了我的书。没有我授权,移动凭什么出售该书?”目前,该书每次下载阅读的费用是2.58元,截至发稿时,该书的阅读量已超过43万,现在每天还有1万多的新增阅读量。

  在刘小备看来,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的版权保护并不像它宣称的那样完善和严格,刘小备曾有一篇4000字的短篇小说发表在《大家》杂志上,后来也出现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的网页上。她很早以前写的一部尚未完稿的玄幻作品曾被一家公司签下版权,也被放到了手机阅读基地上。“我都没写完啊,但网页上说是完本。和我签约以后,这家公司就消失了,再也没和我联系过。”刘小备说,“我的书被放到手机阅读基地上给人付费下载,但至今我没从中国移动拿到一分钱。”

  与刘小备有相似遭遇的还有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的数十名会员。最近,文著协陆续收到数十位会员的投诉,称自己的作品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被付费下载,而他们并未授权给中国移动。

  文著协副总干事张洪波说,和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的沟通并不顺畅。原因在于,手机阅读基地认为文著协提供的版权文件不合格,文著协与会员的合同没有“授权”和“转授权”字样,属于无效合同。而文著协认为,协会与作者是信托关系,按照著作权法、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协会有权以协会名义行使有关权利。

  张洪波说,“可能他们的版权合同都是针对出版社和文化公司的,他们不知道还有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这回事,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出具了文件,怎么还否认我们的资质呢?”

【 作者:竟然不知情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