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我国处在全球碳交易产业链的最低端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8-22 07:23:0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今年7月中旬的一个会议上表示,中国将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逐步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

  有资料表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 D M)项目数量世界第一,是全球CER的第一大供给国。

  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程度?即将进行的碳交易试点,是否预示着碳交易市场活跃期的到来?碳交易试点应如何开展?带着这些问题,《经济参考报》记者专门采访了《碳排放交易制度的中国道路》新书的作者、原某环境交易所副总经理王毅刚博士。

 

  《经济参考报》:近年来,碳交易概念日渐流行,国内各地相继建立了环境权益交易机构,但近日有媒体称国内三大碳交易所“无米下锅”,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原因何在?

  王毅刚:各地逐步建立的环境交易所,实际上是走在了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前头。目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京都议定书》没有强制减排义务,我国也没有建立起碳排放交易体系。没有碳,也没有交易标的,更没有市场。

  由于缺乏碳市场,国内的环境交易所更像是一个信息供给和咨询服务平台,而不是欧洲的气候交易所那样的专业碳交易中心。

  《经济参考报》:我国一直在积极参与国际上的清洁发展机制(C D M ),而且是全球C D M大国,这是否能代表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王毅刚:《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是目前中国惟一能够参与的《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国际碳交易机制。CD M是基于项目的交易机制,交易单位为CertifiedEm issionR eduction(CER)。我国早在2002年8月就批准了《京都议定书》,之后积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如今成为全球最大的CD M项目供应国。尽管中国是CD M大国,但在全球碳市场的大格局中,我们也只是CER现货交易的单纯卖方,未进入到国际碳金融体系的核心。

  我国长期以来的C D M机制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随着《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的即将到期,我们必须为现 有 的C D M 项 目 和 未 来 开 发 的C D M 寻找新的出路,而国内碳交易市场无疑是最可行的选择之一。目前的国内碳交易仍处在一个制度的探讨和研究阶段。

【 作者:姜莹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