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谷歌闪电收购MOTO "小米"起航看未来谁主沉浮?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8-19 19:56:00 来源: 中国广播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这一周,关于通讯市场的几件事儿,引发了行业和媒体的持续关注,直到现在。谷歌出巨资收购Moto,科技企业的专利军备竞赛就此展开;千呼万唤始出来,小米手机问世,新模式能否孕育中国“米格尔”战斗机?这几件事儿有大有小,却彼此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联系。

  这周通讯界最大的新闻莫过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15日,谷歌宣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方案中谷歌宣布,以每股40美元,总价约125亿美元完成收购,而且是现金交易,预期将于2011年底或2012年初完成。如此高的对价,当然会震惊整个业界。

  到底什么样的原因促成了这桩收购?收购又会对未来的格局有什么影响呢?

  大家都知道,谷歌从2007年开始涉足只能手机的操作平台领域,旗下的andriod系统作为当今手机业界的三大移动平台,被moto,三星以及htc等制造商广泛应用。如果收购完成,对于谷歌来说:一方面将变成一个集平台和硬件兼备的角色,而另一方面,除了应对微软和苹果这样的外来之敌,与自己的重要战略伙伴,像三星htc等厂商的关系变成了既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这样一来,他们会不会反水投向微软呢?未来格局稀疏难料。

  而这次谷歌出手的原因的焦点和争论,集中在moto的手机专利价值上。

  对此著名投资人,前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昨天在微博中写道: 请大家相信:1)专利是很有价值的,2)不是每个公司都想做苹果,3)公司无法背叛它的基因(谷歌开放),4)别总假设阴谋论。

  我的看法是: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Moto作为老牌手机厂商拥有约1.7万项专利,另有7500项正在接受审查。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隐藏宝藏。更重要的是,移动设备领域的专利战的模式早已经升级了,新一轮的技术扩军竞赛也早已展开。

  历史上,科技公司面的专利纠纷,往往选择赔偿损失、息事宁人,并签署知识产权交叉许可协议,而不是冒着遭受更大损失的风险,投身一场马拉松式的诉讼。然而,今天面对专利战,大家选择的方式基本上都是对簿公堂,刺刀见红。为什么?我个人认为原因很简单,赔不起了。

  一是,巨头之间的利益羁绊,让专利的费用成本太高,比如目前,微软向HTC生产的每部Android手机收取5美元的专利授权费(HTC基本上采用谷歌的andriod平台);微软也计划向三星收取类似费用。如果这种行为得不到制约,巨额专利费将迫使手机制造商放弃目前的软件平台。

  第二,原来的移动通讯领域,在第三代互联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做的是封闭系统(一次性交易),现在的趋势(不仅是移动通讯,整个互联网行业)大家都在抢着建开放平台,兼容并包。(苹果是个特例)。在开发平台上,衍生的商业价值(增值业务)甚至远远大于移动终端本身。这个时候,能够投入应用的专利技术,无论是软件平台的还是硬件技术的,就尤为重要,被各大科技巨头视为进可攻退可守的锋芒利器。

【 作者:赵婕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