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河北86万余眼机井超采地下水致水位严重下降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8-19 15:56:00 来源: 长城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伸向地层的86万多眼机井

  小屯的地下正是华北平原著名的冀枣衡地下漏斗区。长期超采地下水,造成这一带的地下漏斗范围达到了1.5万平方公里。相关资料显示,从1976年开始,海河流域每年1/3的生产生活用水要靠地下水供应,目前,河北省的配套机井达86万多眼。

  水利专家魏智敏介绍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是华北平原地下超采的主要诱因。2000年-2009年,河北人均用水量为270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170立方米,不足的部分只能依靠抽取地下水,河北每年超采的地下水约为40-50亿立方米。

  以全国0.7%的水资源量承载了全国5.3%的人口,生产了全国5.5%的粮食,创造了全国5.7%的GDP,这是河北水资源的现状。如果停止超采地下水,对国家的粮食安全等会形成较大风险。

  自然来水量的持续减少是河北缺水的主要原因,上世纪50年代,河北的地表水每年有300多亿立方米,如今只有50多亿立方米,内河航运里程也由彼时的3100公里骤减为零。

  对于遍地开花的深机井,魏智敏的建议是,除非吃水确有困难的地方,不宜再打深机井,河北正在通过全面节水防污来控制地下水的超采。

  40多亿立方米的用水缺口如何弥补?魏智敏算了一笔账:目前,河南经由邯郸的引黄项目正在实施,加之经由山东的引黄项目,引黄工程每年会引来约10亿立方米黄河水;南水北调工程每年分配给河北的用水量为34亿立方米;加之雨水洪水资源的利用,以及污水废水的利用,加上工农业的节水推广,基本能达到用补平衡。“至少能保证地下水位不再下降。”

  寄希望于南水北调,这是目前华北平原缺水地区改善水资源贫乏状况寄予厚望的一条途径。事实上,这根救命稻草并不牢靠。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位专家指出,从我国众多的水利建设工程实际利用效率来看,工程设计和实际利用效率往往存在诸多变数,华北地区应该更多地着眼于自身挖潜,全面检视自身的生产生活,建立全面节水型社会。

  这也正是河北着力的地方,魏智敏解释说,河北人均用水量已由1998年的344立方米缩减到2008年的277立方米,同期万元GDP用水量也由421立方米减到114立方米,今后还应在全面防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节水空间。

【 作者:张志刚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