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三本高校发展整体进入“寒冬” 招生计划难完成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8-18 10:19: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僧多粥少,副省长只能先保省内高校“吃饱”

  三本高校发展的处境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王平说,1999年高校大扩招,政府给高校下达招生任务,这所高校增加300个招生计划,那所高校追加500个录取指标,要求大家共同努力把大学扩招的目标完成好。三本高校趁势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当时,三本高校到教育部门争取招生指标几乎挤破脑袋。因为拿到招生指标就意味着开通了财路:公办高校的财政拨款是按学生人头数下拨的;三本高校多招收一个学生就可以多收一笔学费。同样一个500亩的校园,招生越多高校的办学成本就摊得越薄。

  王平透露,以往每年春节前,他都要参加生源大省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宴请北京80多所高校校长的活动。这些分管副省长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第二年这些学校在给该省下达招生指标时每校多增加几人。“几乎都能如愿以偿。”他说。

  当河南省高考考生从2009年的96.5万下降到2011年的85.54万时,已经变成校长请副省长吃饭了,但这个请饭难度就大多了。“僧多粥少,人家副省长要优先确保省内高校‘吃饱’,也顾不上省外三本高校。”王平说。

  “一切都是围绕生源而变。”针对三本高校的各种招生策略,一位地方的招生工作人员一语点出了要害,“要什么样的政策都好说,关键是有没有考生填报你们学校。”

  今年,全国只有四个省的高考生源没有出现下降,甘肃省是其中之一。北京某三本高校原计划到甘肃多招收一些学生,分管招生工作的副校长去了两趟,结果报名数不及录取计划的80%。不要说按150%、120%的比例进行投档,就连一比一的录取投档目标都实现不了,因为没有学生报考。

  无奈之下,部分三本高校分管招生的校领导与招生办主任开始把剩余的招生指标退还给教育行政部门。

  这里面还有学校的一些“小算盘”。

  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对三本高校的评估都是以招生指标为准绳。现在不少三本高校办学资源本身就不够,招录的学生越多,离评估达标的标准越远。通不过评估的三本高校将被停止招生甚至摘牌。对学校来说,能否多招生、少招生待通过评估以后再说,眼前重点要解决有没有招生资格的问题。

  另一方面,三本高校对分管招生工作的校领导与具体的工作部门都有量化的考核,即招生任务完成率等。退掉一部分招生指标,完成任务至少可以先把奖励拿到手,至于明年的招生形势与规模,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实在是无暇顾及。

  “世纪宝宝”拯救不了三本高校

  王平说,非常羡慕那些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他们在市场打拼,虽然很辛苦但终究生存了下来,且生命力越来越强。不像他们这些三本高校,至今躺在招生计划的“温床”上,竞争力也在慢慢丧失。假如像部分高职一样实行注册入学,有学生报考的话就给指标,否则就不给指标,三本高校将有多大的生存空间与能力。

  “当前一本、三本高校生源危机的实质就是对中国高等教育不信任。”王平说,三本高校学生学习四年需要10多万元,但可能毕业后10年都收不回这笔投资。这种“高收费、低含金量”的发展模式正在受到空前挑战。

  同时,三本高校自身是否过硬也一直是社会公众诟病的焦点。部分三本高校的投资方只顾收取学费,获取眼前利益,招录一些高考分数只有100多分至200多分的学生进来与本科生一同接受教育,这令一些三本院校的老师很头疼,“基础太差,没办法教。”一些学校不得已,只好给这部分学生补基础课的“短板”,在周六办起补习班与本科预科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一年多来并没有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一位三本院校校长说:“三本高校发展整体进入‘寒冬’是不争的事实。一批软硬件不好,还处于投资阶段,以及把学费挪用到其他领域的三本高校都有可能被市场所淘汰。”

  部分三本高校把复苏的希望寄托在“世纪宝宝”身上,即2000年出生的孩子在2018年参加高考时,生源总量开始止跌并走向平稳。可王平对此并不乐观,“世纪宝宝拯救不了三本高校。”在他看来,三本高校突破高校生源危机,需要同时做好加法与减法工作,即加大投入,提高办学内涵与质量;降低学费收费标准,让更多的考生进得来,学得起,有东西可学。(记者 李剑平)

【 作者:李季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