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保障房配套滞后居民心烦 医疗教育等难满足需求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8-12 15:32:00 来源: 羊城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软硬伤都要治 多方探索解困局

  保障房造就“贫民区”?保障房只能享受“次级配套”?针对这些已经存在的保障房问题,政府和专家都在寻求解决之道。

  办法一

  用配建消灭“贫民扎堆”

  3月21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首次实施“配建制”,对芳村高尔夫球场地块提出保障房配建要求。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广州在宅地出让的过程中,配建保障房的要求有望常态化。在5月17日召开的“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小组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广州最多可能会在14个住宅地块出让中要求配建保障房,主要在番禺、天河、花都等区。

  无独有偶,佛山市禅城区国土城建水务局上个月也宣布,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禅城区今后的非“三旧”改造政府出让土地普通商品住房项目须按照不低于整个项目计容住宅建筑面积10%的比例配建保障房,同时,“三旧”改造涉及有住宅的经营性房地产项目,须按照不低于整个项目计容建筑面积3%的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

  广州房地产市场研究专家赵卓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商品房中配建保障房是个好思路,在商品房社区中配建保障房,可形成混合居住的形态,不易形成低收入群众扎堆居住“贫民区”的现象。对开发商来说,只要地价合适,有一定经济效益,也愿意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办法二

  差异房租解决贫富差距

  根据广东省相关政策,保障房因为种类不同,有资格的申领者收入差异也很大。在收入方面,廉租房的申请者为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本地户籍市民;而公租房的申请面则很广,根据《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是“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新就业职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就业地居住满一定年限符合保障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逐步纳入保障范围”;经适房的申请者收入属于城市中等偏下水平者,以广州为例,人均年收入不高于18287元;限价房的个人申请者则是城市中等收入水平者,以广州为例,年收入税前不高于10万元。

  也就是说,保障房住户从赤贫到“小中产”都有所覆盖,如果能让各类保障房住户混居,本身就能“混淆”贫富差距。

  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保障房便执行了这种“混淆”政策:比如A、B两家人是邻居,住的户型也一样,假如市场房租的500美元,A的经济能力较差,政府补贴400元,自己只要交100元;而B的收入高一些,政府只补贴100元,自己要交400元。仅从居住条件来看,A、B的贫富之差被政府补贴成功“混淆”。假如在一幢保障房里,能同时居住着不同类型的保障房住户,虽然政府的管理难度大了一些,却尊重了住户们的隐私。

  办法三

  中心城区安插保障房

  保障房配套差、交通远,为什么不在中心城区建?政府资金难题不可回避。据了解,今年广州在保障房建设方面需要投入80亿元,预计全年土地出让金的超过3成都要贡献给保障房,而中心地区的地价和边远城区相比,相差10倍都不稀奇,用中心城区建设保障房,相当于放弃了更多的保障房“财源”。

  但广州市也在尝试通过配建制,在中心城区“安插”保障房。8月10日,广州放出两幅重点功能区的地块,其中白云区的住宅用地起拍价折合楼面地价13535.8元/平方米,堪称广州目前为止报出底价最贵的一幅住宅地。政府对该地块采取“竞地价、竞配建”的出让方式,当报价达到最高限制地价后,竞买方式转为竞配建公租房,报出配建公租房建筑面积最大者为胜。白云新城是公认的“黄金地”,通过配建安插的方式,保障房住户也有望住入“豪宅地区”。

  办法四

  红线分区避免争配套

  “保障房和商品房应当混居,但建设标准不同则很正常,应当在规划之初就加以明确。”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说,赞成保障房和商品房同在一个社区,但两者地块应该划入不同的控制红线,以免在将来公共配套不同时,引发居民间的误解和纠纷。“保障房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不需要建豪宅,毕竟政府财力有限,同样的投入,建设更多保障房,比建设更豪华的保障房更得民心。开发商建设商品房的同时,被要求配建一定数量的保障房,如果两种房型地块被划进同一条控制红线,房产证都注明是‘共同享有公共设施’,保障房业主却无法享受到商品房更精致的会所、休闲设施,自然会觉得‘被欺骗了感情’,造成纠纷,但如果红线分开划,这种争议就没有了。”

  办法五  

  配套与社区同步建成

  对于保障房配套跟不上的问题,广州市从今年开始着力彻底解决。今年在建的所有保障房项目,无论是只有一两栋楼的迷你社区,还是占地近35万平方米的龙归城,都明确“楼宇和配套同步建设,同时竣工验收”。

  以在建的广州市第一大保障房社区龙归城为例,将成为广州首个借鉴香港、新加坡保障房建设成功经验,市政配套与保障房同步建设的大型保障房小区。龙归城周边将有10条公交线路和两条地铁线通过,公共配套还将做到“五个一”设计,即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一个文体娱乐中心、一个公园、一个社区医院、一个视频监控系统。文/记者 蒋铮 实习生袁娜 林舒岚 张卉 记者 蔡惠中 摄

【 作者:位宇祥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