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缩减欧美市场开支 国际投行裁员潮起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8-03 15:55:00 来源: 浙江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大收缩的时代似乎突然来临。

  8月1日,汇丰公布半年报。不过,最引人注意的不是其高涨的税前利润和成本效益,而是合计高达3万人的新一波裁员大潮,以及大幅缩减零售业务的战略转型计划。这不仅显示了汇丰银行全球增长遇阻,还显示了作为英国银行巨头,对发达市场未来的悲观。汇丰裁员,或许只是一系列国际巨头裁员的“冰山一角”。

  瘦身以调战略布局

  汇丰半年报显示,自今年年初起,汇丰已在拉丁美洲、美国、英国、法国和中东进行营运架构重组,员工数目共减少约5000人。“(我们在)法国(裁员)700人,英国700人,拉丁美洲1700人,美国1400人,中东500人。” 汇丰集团行政总裁欧智华在记者会上向媒体说明。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这次裁员,很可能与汇丰全球业务布局调整有关,亚洲等新兴市场国家是汇丰的发展动力,欧美传统发达国家则相对乏力。高层的表态也印证了这点,“从现在起至2013年间,汇丰将继续裁员25000人,”欧智华表示, “但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招聘新员工,今年上半年,亚洲地区新进员工1500人,巴西新进员工800人。此外,汇丰人员流动率约10%,也就是说每年自然流失的员工就有约13000人。因此,一些地区的裁员将会以人员自然流动的方式进行,而在另一些地区,减少的员工数量事实上远低于新入职员工数。”他强调,3万人的裁员计划并不意味着汇丰将减少3万个工作岗位,而是将一部分职位调整转移至其他业务部门,雇员减少净额将少于3万人。

  就在当天,汇丰宣布将结束其在俄罗斯和波兰的零售银行业务,并出售三项保险业务,包括英国的motor insurance、墨西哥的Afore和百慕大captive management。而在今年5月的股东大会上,欧智华曾指出,“零售银行业务方面,只会专注于我们具备有利可图的经营规模的市场。”

  从其半年报的数据来看,这一“战略转移”似乎已经凸显成效。数据显示,汇丰上半年营收357亿美元。欧洲以及全球银行和市场部门表现疲弱抵消了中国香港、亚洲其他地区和南美业务营收的双位数增长。该行营收超出分析师预期的345亿美元,上年同期营收为355亿美元。

  裁员只为重振河山

  汇丰的情况并不是个例。瑞银集团及瑞士信贷在上月相继披露了惨淡的二季报——受糟糕的固定收益、外汇及大宗商品交易业务拖累,两者的二季度净利润均较上年同期下降近一半,瑞士信贷同时宣布裁员4%以削减开支,即2000多名员工将被炒;而海外媒体报道指瑞银更是将裁员多达5000人,以削减12亿美元开支。

  市场动荡导致交易业务盈利大幅萎缩,加上即将面临更严厉的资本及业务监管新规,大洋彼岸的美国投行同样风声鹤唳。高盛公司早前曾表示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减1000人,并在未来12个月削减10%,即12亿美元非薪酬类开支。另一大投行摩根士丹利预计2011年也将从财富管理部门削减至少300名业绩不佳的经纪人,超过最初预期;同时还宣布了未来3年削减10亿美元非薪酬类成本的计划。

  国际大型投行一向是先知先觉,大幅裁员,勒紧裤头,是否意味着新一轮寒冬将至?

  美国媒体分析指出,金融业的裁员潮,主要来自华尔街交易量大幅下滑,华尔街四大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美国银行和花旗集团的成绩难尽如人意。根据数据显示,美国证券交易所日均成交量在第二季度降至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第二季度日均股票成交量为71.6亿股,较上年同期下降31%,较今年第一季度下降10%。

  “裁员未必是坏消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在微博上表示,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低利率下的高负债(杠杆),特别是美国的家庭和金融机构的过度负债,负债需要金融机构作为中介,危机前的金融业因此过度繁荣。在危机后的去杠杆化过程中,对金融需求下降,裁员是必然的。

  想重振河山,提高利润,最基本方法就是增收节支。增收就是指调整业务,扩大银行的优势业务;至于节支,最实用的方法就是裁员,对象是那些工资不是最低但是能力很一般的人,比如瑞士银行计划削减成本约10亿瑞士法郎(约合12亿美元),这可能造成5000个岗位被裁。

  “就调整业务的增收方面,欧美的金融市场已经是成熟稳态的结构,不会有高增长的发展,在欧美市场裁员,可以将业务资源更多集中到增长快速的市场,比如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业内人士透露。(本报综合央广经济之声等)

【 作者:曹文萱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