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十八里河清查行动“一刀切” 有证企业受牵连无处落脚(图)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8-01 07:49:22 来源: 河南商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没了“小食品”,村民支起麻将摊儿

在记者采访中,多数村民言谈中对小食品作坊充满了复杂情感。几乎都知道有害,却都无法拒绝利益的诱惑。

“以前十八里河镇名声不好,一提假小食品,都说是在我们这儿做的。但那时我们有钱挣。现在政府清理整顿,只想着摘掉假冒伪劣的恶名,但名声能当饭吃吗?”李光贵不无忧虑。

李光贵说,说实话,谁不知道假货害人?但来这里租房的都是做小食品的,不租给他们租给谁?

“对于小食品,不能一查了事。最开始的时候,政府为啥不下工夫进行教育和管理?现在出事了,就全部撵走,因为这,我们一个村子每年少说也损失3000万元。”柴郭村村民展鹏(化名)说。

“车到山前必有路吧。”对于今后村子和自己的发展,李光贵也没啥主意,“政策到哪,我们就走到哪呗,走一步算一步,相信政府不会让我们饿肚子。”

如今,猛一下子闲下来的村民找不到乐子,只有聚到一起打麻将。

7月20日,十八里河镇刘湾村,丁四妹(化名)正和几个年轻的姐妹打麻将。“做小食品的都走了,我们也闲了。大热的天,也不好再跑多远找活干。”

“没钱挣了。”在一旁观看打麻将的李玲(化名)也插了句。她不会打麻将,又无事可做,“在家闷坐着没意思,过来看看热闹。”

“十八里河落到这个地步,

我们也有责任”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十八里河镇,许多村民靠的就是土地、房子。

土地是集体的,房子是自己的。加上临近万客来市场的地理优势,于是很自然地,吃房租成了许多村民最正常的选择。

在行政权力的强力干预下,小食品作坊(厂家)暂时“退潮”了。

然而,小食品作坊生存的土壤还在,如果产业发展不明晰,正常产业结构无法有效建立,说不定哪一天,小食品作坊(厂家)又会悄然回归。

“我们为他们(指小食品作坊)提供生存空间,也算是间接危害了很多人的健康。现在后果这么严重,也算是报应吧。”李光贵说,有关部门监管引导不力,村民功利心较重,使得“小食品”成为村庄肌体上的毒瘤,最终引发了整个镇子的危机。

“十八里河落到这个地步,我们也有责任,”他说,“如果当初我们就把关严点,不把房子租给黑作坊,黑作坊恐怕就不会在这里扎根。”

【 作者:记者 郑筱倩 王轩昊 杨慧俊 刘瑶 王海科  编辑: 赵静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