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小县城做成皮革大产业,成就无数千万富翁
昨日上午,离海宁皮革城只有3公里远的皮革城工业区内,一个名为耐特利尔的很普通的工厂里,一批皮衣正在装车发货。
几天后,这样的服装将和阿玛尼、GUCCI一起出现在南方的专卖店里。
1975年出生的老板朱卫明说,自己从1999年开始做皮革生意。“借来10万元,8台缝纫机开始。”12年过去,他现在每年的皮衣销售量为10万件。按每件平均1500元的出厂价计算,耐特利尔的年销售额在1.5亿以上。“好点的皮草四五千元,高端的一万元左右,用料、款式和设计都是意大利、法国的最新理念,单款单类的限量版。”
不远的另一个工厂,是专业生产女装的圣尼皮草。老板张祖林介绍说,公司年产皮衣10万件以上,员工300多人,研发人员占到10%左右。“女装皮草面料最薄的只有0.2~0.3毫米,可以做成棉衣、外套,甚至夏天穿的裙子。”
张祖林介绍说,自己加工厂的皮革大多来自于内蒙、甘肃、新疆以及河南的周口、焦作等地。海宁不是皮革的资源地,但它多年的技术优势使这里成为全国最有名的皮革集散地。“原来在北京、深圳做皮革加工的老板们,都搬到了我们这里。”
张祖林说,像圣尼这种规模的,在海宁皮革城还有很多。“可以说在海宁皮革城这个舞台上,造就的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数不胜数。”
探源
偏僻小县城,何以做成上市公司
不产皮的小县城海宁,何以在14年的时间,变身为一个市值140多亿的上市公司,成为集研发、集散多功能于一体的全球最大的皮草市场?
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有法说,这可以归结为三点。“海宁没有资源优势,一靠挖坑,建立市场,吸引过来人、财、物。二靠无中生有做成精细、高附加值产业。三靠小题大做,用独具特色的营销宣传模式把小羊皮做成大文章。”
在任有法看来,海宁虽然没有羊皮资源,但制作羊皮的历史自古就有。利用这一资深技术优势,先把市场建起来。而建立市场,任有法做了个很形象的比喻:挖坑。“挖坑要挖产业链的坑,要挖经营氛围的坑。坑挖得越深,市场建得越大,被吸引来的人财物就越多。”这就像义乌小商品市场,虽然没有资源、交通优势,但依靠货郎担的历史传统和建起来的大市场,成就了全球有名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现在海宁皮革城吸引了国内许多知名的生产厂家,我们这个市场里光东北来的厂家就有300多家。还吸引了国内甚至国外的大批知名设计师、技术人员进入。”
任有法觉得,放眼国内外,资源不是决定产业链形成的最关键因素。哪里有高附加值的产品,资源就会跟到哪里。“所以无中生有,做精细和高附加值的产业,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任有法觉得,持续创新的营销模式也是海宁皮革城裂变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最初的一个车队在全国十几个省市轮回进行皮草演出秀,到举办全国规模的博览会,再到代表国家联办了四年的全球皮草服装设计大赛,可以说这些营销对海宁的推广不可低估。”
影响
海宁模式对中原经济区推动不可低估
新乡海宁皮革城是海宁皮革城在国内开辟的第三站。在此之前,海宁皮革城已经在江苏沭阳和辽阳佟二堡先后开业。不到一年,现在佟二堡海宁皮革市场的房租已经涨了两倍多,市场销售区域扩展到整个东北地区,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更是惊人。8万平方米的新乡海宁皮革城,9月底即将试营业。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宋向清觉得,在中原经济区启动实施的过程中,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是一个必修的课题。“从2008年到2011年,上海、浙江、广东、福建四地产业转出金额为1.4万亿,2011年国家社科院公布的上半年这四地要转出的项目就达4000亿到6000亿人民币。在河南上半年承接的678.3亿元沿海产业转移中,84.9%来自于这四地。”
中原经济区之所以能成为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理想区域,宋向清觉得不外乎这几个方面。“转出产业要寻求资源地,河南资源丰富。产业要拓展市场,河南一亿多人的市场庞大无比。作为战略布局,河南纵贯东西,串联南北的辐射扩散作用也无人能比。更不用说河南的土地人力成本优势,以及服装产业集散地优势。”
河南省商业行业协会会长张慧玉认为,全国的批发市场大大小小有10万多个,但搞得好的不到一半。海宁模式给人的启发不在于规模大小,而在于是否个性张扬,能把单一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再小的行当也能做成大产业。新乡具有交通辐射作用,还有土地和人力成本优势,加上海宁皮革城成功的营销模式,使得新乡海宁皮革城有望成为中西部最大的皮革交易中心。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网友点击 | |
娱乐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