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手机信号发射塔等致癌风险相当于喝咖啡、吃咸菜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7-06 09:39:04 来源: 科技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手机信号发射塔、卫星接收器、高压电线……这些看似产生辐射的设备,对孩子、孕妇以及体弱多病的人,究竟会不会有健康风险?请关注——

  “我家附近四五十米外有两个手机信号塔,请问对健康有影响吗?”“我家附近有高压电线经过,因为家里有孕妇,我们都比较小心,不知道该不该搬家?”在北京大学等机构联合举办的“工频电磁场与人居健康安全国际研讨会”上,很多听众提出了他们的疑问,并表达了不同程度的担忧和疑惑。

  非电离辐射对人体危害小或无害

  中国疾控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研究员朱昌寿首先对“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做了澄清。

  他说,辐射能量比较大,照射人体后引起电离的,叫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包括核辐射,还有大家经常遇到的,如医疗上的透射,α射线,β射线这一类。其他的辐射由于能量较小不足以引起肌体电离,叫做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再仔细分类的话,在日常生活遇到的还有极低频、低频、中频、高频和超高频等。拉个电线或使用电吹风,相对频率比较低;高一点的有电视,更高的是手机、电磁炉等。

  朱昌寿说:“提到辐射,我们脑子里要有一个辐射的全面概念,有害的不是指所有辐射,无害也一样。频率越高的辐射,波长越短,能量就越大,可能对人体有害;那些波长比较长,频率比较低或能量比较低的,危害小或者可能对人体无害。”

  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了公众反对在居住地附近建设手机信号发射塔等现象,曾担任过“电磁场分析、测试与电磁兼容”原国家电力公司部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崔翔说,“由于各种原因,公众常常错误地理解了‘电磁辐射’概念,特别是将‘电磁辐射’与‘粒子辐射’(如“核辐射”)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产生了非科学意义上的‘恐慌’和误解,带来了极大的负面社会效应。”

  他介绍,国际上并不采用“电磁辐射”这个术语,而是采用“电场”、“磁场”、“电磁场”这种更科学、更严谨的术语。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电磁场的致癌风险列为2B类“可能致癌”,今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又将手机也列为2B类致癌物品,令不少手机用户和生活在电磁设备周边的居民感到恐慌。

  世界卫生组织辐射研究计划主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Leeka I. Kheifets说,“英语中‘可能’这个含义是有不同的词汇来表示的,2B类代表有‘可能致癌’,但其证据的关联性并不十分充足,和中文中不分程度的‘可能’一词有很大差异。”

  为了能让大家更明白, Kheifets说,“同属于2B类的,还有咸菜、咖啡、汽车尾气等,有一定诱发癌症的证据关联,但不充分。”如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现今有效证据表明电力频率磁场不是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因素等。

【 作者:潘达  编辑: zx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