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中国网事:“变态娘”热帖引教育误区忧思 如何真正“减负”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7-03 16:12:45 来源: 新华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延伸阅读】“孩子减负”,也“解放家长”

不仅是“变态娘”的诞生,由于课业负担的过重,中小学生自杀的极端案例也屡屡出现。据报道,陕西蓝田县一名10岁的小学生就因没写完作业担心老师责骂而喝下了近一瓶的敌敌畏,广东东莞甚至出现小学生用红领巾自杀的悲剧……

众多家长向“中国网事”记者提出,目前教育资源严重失衡,优质教育资源非常缺乏,为了让孩子上好的学校,只能培优、上奥数班。“上不了好的初中,就上不了好的高中;上不了好的高中,就上不了好的大学。”升学、上名校的逻辑形成了一个紧密的“连环套”,套住了孩子本该幸福的童年,也套住了家长们的一颗颗“亲子”之心。

网友“流星如月”的一席话说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问题的根源在于父母不得不依照现实给孩子设立目标,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害怕孩子得不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害怕孩子将来得到不公平的待遇。要打消家长心中的顾虑,就需要恢复相对公平的“小升初”统一考试,由学生填报志愿,按分数高低统一录取,防止那些初中名校设“奥数证”路障和门槛,让培优、奥数班失去市场,切实减轻孩子的负担。

荆楚网网民“李卉云”则认为,仅仅靠改变考试方式、减轻课业负担是不可能让孩子和家长们“得救”的,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改变教育成果评价体系,推行真正的素质教育,将对孩子的考评标准多元化,不仅依靠考试成绩、奥数证书,更多地参考课外活动、兴趣特长、志愿服务等,彻底改变“千校一律”比拼升学率、获奖率的状况。

中南民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李涛认为,对孩子培育,品德才是最本质的东西。特别在小学阶段,应该更关注对孩子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教会培养孩子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成长机会才是正确的方法。只要孩子的学习不是很差,能够达到一般水平的话,就没必要去培优。(记者俞俭、朱薇、张海燕、吴刚采写)

【 作者:  编辑: 徐珂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