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认为,以他的观察和了解,东莞治安与周边城市并无太大区别。但社会上有一种从众的心态,东莞很不幸,被一帮在东莞遭遇挫折的底层人士抨击后,后面就跟随了一大堆不明就里的批评者。
建议警方强推正面人物
对此,作者建议,东莞各行业职能服务部门中推出自己的正面典型人物。以一个活生生的正面人物来吸引社会、吸引媒体、吸引网络,用一个正面的形象应对捕风捉影、真假难辨的虚假信息。
特别把平常警察破案过程中出现的不顾个人安危的典型人物,对公众进行推介,让大家更了解警察这个群体。
《东莞形象的破损与重建》长文气势恢宏,洋洋洒洒一万余言。全文分三大部分,涉及到在治安问题突出的环境下,公安部门如何确保有所为、有所不为;劳动部门如何让劳动者在东莞过得更加体面;文化部门如何搭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环境。
背景:
谣言网帖引发大讨论
5月11日,一些知名网站论坛突然出现一篇帖子,标题为“东莞××中学女生被打受辱”。本报记者经过多方了解后,发现这是一篇谣言帖子,图片中的女生被打的画面,实际上是发帖者拷贝一起安徽望江县的新闻图片。这已不是第一起抹黑东莞的事件。
本报以《东莞你惹谁了》为题,将这起网络事件由浅入深,深度探讨东莞在网络世界中形象不好的原因,引起了东莞网友及市民强烈共鸣,并由此掀起了目前正在演绎的“东莞正名”网络活动。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网友点击 | |
娱乐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