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高考作文应该回归常识 聚焦2011年高考作文题/图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6-12 16:40:32 来源: 光明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6月7日下午,两名考生在郑州第11中学分校考点结束第一天的考试离开考场后互相拥抱。当日是2011年全国高考第一天,共有约933万名考生报名参加考试。 新华社发(郑倩倩 摄)

高考作文应该回归常识

 来源:光明网

高考作文,什么时候都是最具争议的话题。

今年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开始不久,网上就开始流传各地的高考作文题。随着全国以及各省(市)作文题目的汇聚,与往年一样,有闲情逸致者忙着“模拟作文”,更多的人则对着那些被认为是“怪”、“异”之题猛拍板砖。更有甚者,竟有网友发起了“哪省高考作文题最‘坑爹’”的评选。

最近几年,一些地方的高考作文题出得“活”了,选题别出心裁,虽是意料之外,实为情理之中,且难易适度,既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察作者的人文背景和视野维度,颇受佳评。不过,相对而言,这样的题目只是少数。许多高考作文题目,似乎有更多的与考生压题进行博弈的印记。一些题目,为了规避考试压题,与考生玩起了“躲猫猫”,反倒把自己逼进了犄角旮旯,躲闪腾挪不着边际,云里雾里不知所踪,真可谓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让考生好不切齿。

其实,高考作文压题,完全是语文教学导向和历年高考作文出题导向的结果。本来,即使是全国一题,那么,有多少个考生,就应该有多少篇不同的作文。但是,偏偏高考作文是有标准答案的,一三五要点不能缺,二四六因素必须有,七八九出现可加分……这些“标答”看似严谨全面,实则“脑残”至极。

最近两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活”是“活”了,但实际上仍然没有摆脱既往的模式,只不过在是已经被考生研究透了的传统“标答”之外,另设一些“标答”而已。一些作文题目为了显示“鲜活”的程度,加进了“时尚”、“流行”的元素,以大众流行作为所有考生应然知道的前提,恰有可能把一些独立思考、特立独行的学生排除在了“标答”之外。培养考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正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吗?

最令人情不自禁要“随手拍”的题目,则当属那些看似“政治正确”的作文题目,这些题目,不是以语言能力为标准,也不是以考生的思考能力为标准,而是以几个先验的教条为“标答”的首要前提。这样,即使考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再怎么出色,只要在“政治正确”上偏离“标答”,那么,也不会得到什么高分数甚至得不到分数。这样的题目,距离语文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其差距何止以道理计。

在相当程度上,如果人们只看高考作文试卷,往往会产生考生普遍“矫情”的印象。前两年,“感恩”的题目流行,于是,考生的母亲就必须在考生苦读的深夜送杯温暖的饮料,考生的父亲则一定要在雨天“出其不意”地送来遮雨的伞具……于是,考生看见母亲皱纹渐多的额头,看见父亲渐驼的后背,考生的眼泪或落尽余温袅袅的杯中,或和进滴落在脸中的雨水……这两年,许多题目“活”了,考生似乎没有统一的“矫情”模式了,然在一些题目的“迫使”下,其思维距常识不是更近了,而是更远了。

语文教学要回归常识,高考作文题目及其“标答”要回归常识,这是因为所有人都生活在常识中,谁也脱离不了常识。问题在于,要让常识通行起来,似乎还不像了解常识那么容易。(光明网评论员)

【 作者:  编辑: 徐珂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