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说天下

图文:“老鼠变乳鸽”过程网路疯传 疑为椒盐田鼠 如何鉴别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5-10 10:28:24 来源: 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老鼠变乳鸽”视频中的“乳鸽”。

开篇语

三聚氰胺的阴影依然没有散去。

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新一轮重点治乱,假蹄膀、毒血旺、死田鸡、墨汁石蜡红薯粉丝、死猪拌剧毒农药腌制腊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乱象相继曝光。

随着“慎食清单”不断延展,人们对于食品安全也越来越不相信。见惯了无良商家超乎人想象的伎俩之后,人们宁愿不去质疑而选择逃避。因而,与真相相伴的,还有大量的假象。比如,皮革奶、牛肉膏、纸包子……

真理还在穿鞋,流言已至千里之外。我们不必苛责听信流言的公众,关键是如何重拾信心、如何重建监管制度,才能真正让人不再为食品安全深切焦虑。

从今天起,本报从一起网络上疯传的事件出发,与您一起探讨广州食品安全监管的完善之道,敬请垂注。

“我吃过的乳鸽可能是老鼠?实在接受不了!”近日,一组《看无良商家如何把老鼠变成乳鸽》的图片和视频在微博上疯传。众多网友对此表示震惊、恶心,“以后都不敢乱吃乳鸽了”。即使少数对视频的真实性表示怀疑的网友也表示,“心理有阴影”。而记者多方查询采访得知,该食品中的“乳鸽”极可能是油炸椒盐田鼠。

惊图片视频记录“老鼠变乳鸽”过程

这组出现在微博上的图片和视频短短数日,转载量已超过2万,而上传于土豆网上的视频点击量更是超过28万人次。同样的网帖更是在各大论坛疯传。

该视频并非连续拍摄影像,而是由10张图片制作而成。这组照片详细呈现了“老鼠大变乳鸽”的全过程:画面中,一名工人先用高温火枪将老鼠毛全部烧掉,然后用钢丝球把老鼠外表皮的硬物都刷掉,接着过水,剁成块后加入野山椒等大量调料腌制,然后上锅油炸。最后,一盘金黄色的“乳鸽”出炉。

另外,图片并没有明显的事发地点,也没有出现人脸,只是其中一张照片中的液化气瓶上标有“台山”字样。不过,由于转发量最多的微博由博友“广州美食爆料圈”发出,因而网友们自然而然地认为这种无良行为出现在同样喜欢吃乳鸽的广州。

信网友表示“再也不吃乳鸽”

记者看到,这条微博一出,网友震惊一片。

喜欢吃乳鸽的网友后怕。“再也不吃了!”网友“李聃菱”说。“又多了一种我不敢吃的东西!”网友“香蕉程程”说。网友“微博星座达人”直言:“老鼠=乳鸽,我接受不了!再也不敢吃烤乳鸽了。”网友“叮铛CatXu”惊叹:“我死啦,以前成日食乳鸽,好想呕。”网友“茵yin_”说:“我最中意食的乳鸽竟然系我最憎的老鼠。”网友“希骏骏骏骏骏”说:“就是因为看了这条微博,老爸点了乳鸽他都不敢吃了。”

不吃乳鸽的网友则表示庆幸。网友“霖霖Baby”说:“好久没吃乳鸽了,从此变成好久没吃死老鼠。”网友“princess_bb”说:“太恶心了,我本来就不爱吃乳鸽,现在看了更倒胃口了。”网友“春风吹又生”也说:“真是太黑心了!还好我几乎不吃乳鸽。”

疑“人家吃的就是田鼠”

也有少数网友对图片和视频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一些网友表示,老鼠和乳鸽口感不同,而且卖相不同,比如头、翅膀、爪子上都可以区分出来。网友TAT2Express还指出,其实在很多农家菜馆,田鼠比乳鸽还贵。一名网友也认为,图片和视频中其实是著名的火烧脆皮田鼠,写这个帖子的根本就不懂。另一名网友说,人家本来就是吃田鼠肉的,你非说人家用田鼠肉冒充乳鸽。网友马文基也表示,图片中的“乳鸽”和真正的乳鸽卖相其实一点都不像。

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网友还是宁可信其有。看过图片后,吃乳鸽也变得更加警惕。网友“我的十年一轮回”说,看过图片之后,现在吃乳鸽都要求整个上。网友“兮之爱”也建议,以后吃乳鸽要先看清楚,要吃有头翅膀爪子的。

●部门回应

“老鼠变乳鸽?可能性不大”

对于网上盛传的“老鼠变乳鸽”的说法,昨日广州市食安办专职副主任王凡表示,“这是第一次听说,还没掌握相关情况”。他告诉记者,将立即请有关部门了解、关注这个情况。“我们有专人监控网络食品安全信息,但了解的不一定全面,有相应的食品信息也请媒体多转告我们去核实。”王凡说。

工商系统一人士认为,老鼠和乳鸽的形体比较不一样,“假冒”的可能性估计不大。“当前网上信息鱼龙混杂,有些图片或视频并非真实,只是为了哗众取宠,也请市民注意辨别。”胡良光

●专家看法

“广州正规餐厅肯定不会”

“网上图片和视频的真实性虽然无从考究,但老鼠和乳鸽形象上很不一样,估计是有网友趁着这段时间市民对食品安全的焦虑吸引点击,哗众取宠。”昨日,广州市饮食行业商会秘书长倪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倪弘表示,街头烧烤不好说,但据他所知,广州正规的餐厅是肯定没有这种现象的。据他介绍,广州人吃乳鸽,一般是红烧乳鸽、卤水乳鸽,或者炖汤,不是烧烤或油炸,而且一般是整只上,最多也就斩成四块,但即便如此,拼出来也是乳鸽的形象,因而也很容易分辨。

倪弘笑言,老鼠和乳鸽头、翅膀等部位都不一样,这样都能让人相信,这个发帖的网友也太牛了,市民只要细心辨别即可。

●记者鉴别

“乳鸽”应为油炸椒盐田鼠

记者查询到,这组照片实际上早从2004年开始便断断续续现身网络论坛,并在不少地方引发不小的关注。土豆网上点击量最高的视频也是上传于去年7月。昨日,记者在百度上搜索“老鼠+乳鸽”,相关搜索结果高达109万个。“老鼠变乳鸽”视频为什么能够重新惊爆网络,倪弘表示,这是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因政府部门严打而再次成为焦点。

虽然绝大多数网友对图片内容表示相信,但还是有部分网友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

一名网友根据图片中的“台山”字样考证,台山人吃田鼠,图片中的制作过程实际上是椒盐田鼠的制作过程。他断定,图中最后呈现出来的“乳鸽”其实是椒盐田鼠,价格比乳鸽还贵。

也有觉得“老鼠变乳鸽”不可能的网友专门发帖进行分析。这名网友表示,要把老鼠和乳鸽做得相似,那也要厨子有一定的功力,还有做法和工序也会很烦琐,人工成本也会更高。乳鸽的材质一般是不会做成椒盐吃法的。

另外,根据记者查询,有广西北海网友曾在网上发帖,实拍当地大厨烹制油炸椒盐鼠。而根据帖中图片和描述,日前网上盛传的“老鼠变乳鸽”过程与该帖所述油炸椒盐鼠过程基本一样,且北海网友上传的油炸椒盐鼠成品与“老鼠变乳鸽”中的“乳鸽”品相也极为相似。

专题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陈邦明

【 作者:  编辑: 徐珂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