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说天下

图文:三亚免税店回收过期化妆品 沪4名消费者已"退一赔一"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5-09 15:27:17 来源: 东方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华龙网:免税店售过期商品难道不是搞“瓜菜代”?

海南实施“离岛免税”政策以来,受到许多消费者热捧。不过近日有消费者在三亚免税店买到了过期化妆产品,令外界吃惊!在正规的免税商店为什么会买到过期商品呢?负责海南离岛免税店经营的中免集团昨天(7日)向中国之声介绍了初步调查情况:可能是销售人员缺乏培训所致。(据2011年5月8日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据三亚免税店的记录,目前共有39名顾客购买了过期的欧舒丹乳木果油6件套。化妆品过期意味其防腐剂的效力逐渐消失,导致致病细菌大量滋生,从而对皮肤和器官造成危害。可能会引起化脓、感染,对敏感性皮肤尤为严重,成为女性健康的隐形杀手。

我们完全可以用“好景不长”来形容海南实施“离岛免税”政策的境况。作为国际旅游岛配套政策,三亚离岛免税店仅仅诞生半个月就出现了这等令消费者心寒与愤慨的事件,确实让人对其商业道德不敢恭维,也不得不审视:海南岛与国际旅游岛的距离究竟还有多大?

在正规的免税商店里,消费者为什么会买到过期商品呢?面对人们的追问,三亚免税店副总经理滕锐表示,经初步调查,可能是部分销售人员培训不到位,造成误贴标签所致。即工作中业务不熟练的销售人员误将过期待销毁商品,按新进商品按新进保质期黏贴标签而重新进入销售环节。

海南的“离岛免税”政策,自4月20日起执行,其中并不排除“仓促上阵”、销售人员培训不位的因素。但是,我们还不能把免税店销售过期化妆品看成简单的偶发事件。道理也很简单,过期的和新进的商品,原本不能混和存放,应该分类分库存放,这是最基本的管理常识,是不应该发生的故事。而被按新进商品、按新进保质期黏贴标签上架出售,就更不可思议了。这绝不是“培训不到位”所能解释清的。还有,除了超过保质期外,化妆品外包装上的中文标贴,保质期统一都是“2013年7月”。事实上,不同的化妆品产地不同,出厂日期也都互不相同,怎么可能保质期全都统一呢?有关方面必须以小当大,见微查鬼,顺藤摸瓜,彻底厘清,以杜绝类似现象再次发生。

弄清免税店出售过期商品的奥妙,我们更不能忽略这样的景象:4月20日上午约10点,当三亚免税店打开玻璃大门时,事先堵在门口的人潮鱼贯而入,其汹涌的势头令早有准备的商家仍有些意外。开店一小时,化妆品即被抢空。而销售过期化妆品问题对游客购物热情影响不大,三亚免税店里生意依旧火爆,每天依旧有上万名游客来这里购买免税商品。

恕我妄言,三亚免税店销售过期化妆品,恐怕还是与海南岛目前尚不规范的旅游市场大环境相关。事实上,海南旅游市场的软环境与国际旅游岛相差较远,诚信的品质显得弥足珍贵。大凡到过海南旅游的人,内心里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挥之不去曾经的“上当爱骗”感觉。顺此,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始料未及的游客购物狂潮,再加上商家“乘机赚一把”的侥幸心理,商品销售中出现“瓜菜代”、“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拾杂掺假现象,还有什么值得稀奇的呢?这倒是需要认真彻查的。

据报道透露,离岛免税政策出台之后,包括上海浦东、珠海横琴在内的多个地方也申请国家给予相应的免税政策。但财政部曾经明确表示,这项政策是仅仅针对海南岛的特殊政策。显而易见,国家对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是多么的重视。确保免税店不负重望,也不损害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形象,海南应该加紧建立和完善免税店销售管理和流程等方面的制度机制,并下大力建设文明岛、诚信岛。(徐云鹏)

【 作者:  编辑: 徐珂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