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高大的厂房目前已破败不堪
建厂背景
为啥“一五”先上砂轮厂
“建国初期,我们国家的磨料磨具工业比较落后,全国仅有一个砂轮厂,还不能生产磨料,只能生产少量的陶瓷磨具。”现年81岁的砂轮技术高级工程师吴伍琛提起建厂初期的情况,显得十分激动,“砂轮有啥用?嘿!它可是号称机械工业的‘牙齿’,没有它,大型军工器械根本造不出来,知道枪支与大炮吧?上面的来福线(学名膛线),都是用砂轮精准制出来的!那时候国际形势紧张,间谍都把各国拥有多少砂轮厂,砂轮产量多少进行分析评估,以此作为一个国家军事实力强弱的参考。”
据吴伍琛讲,新中国成立后,磨料磨具工业有所发展,但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日益发展的需要。1953年,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国家决定兴建一座大型砂轮厂,确定年产各种砂轮12000吨,请民主德国帮助设计和供应成套设备。1953年5月15日,奉机械部命令,二砂筹备处在武汉成立。中国中央中南局、机械部从江西、湖南、湖北、武汉等省市,为筹备处调配行政干部14人,技术人员25人。
经调查,刚玉磨料的主要原料铝矾土,在河南巩县一带蕴藏丰富,1953年8月,筹备处从武汉迁至郑州市敦睦路56号。一年后,国家计委决定把工厂建在砂轮主要原料产地附近的郑州市。
建厂过程
东德专家提出书面建议2978条
当时中国磨料磨具行业技术基础薄弱,不具备建设大型砂轮厂的条件。二砂当时又不属于“156项苏联援助项目”,便由东德援建。由于这个厂投资规模巨大,被戏称为“第157个项目”。工厂设计方案由6个生产车间、2个辅助车间和2个动力车间组成。
“外地人来厂里参观,问27号厂房有多大,我们就开玩笑说,只比人民大会堂小点儿!”现年73岁的原精磨分厂厂长陈宗全,见证了二砂的筹备、建设和发展,1956年陶瓷砂轮制造车间(后被称为27号车间)破土动工,建筑面积74376.8平方米,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单层、弧形锯齿式屋顶,号称二砂最大的厂房。“那方形立柱横切面面积有1平方米,俩人拉着手都抱不住,从厂房地表到房顶大梁最少得有16米高,感觉空间特别大,气派得很。”
“二砂建设期间,东德先后派遣67位专家来厂里帮助援建,随同的家属还有48人,突然间来了这么多老外,不少好奇的人跑到厂里看稀罕。”陈宗全说,德国专家在二砂待了4年,给全厂职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那个搞基建的土建专家组组长奥古斯汀·西蒙,从1956年2月来二砂,一直工作到1960年3月才回国。这个人工作十分认真负责,一旦发现施工人员没按设计要求干,马上就会上前制止,并盯在现场,直到施工人员按照他们设计的图纸全部改正后才离开。”陈宗全老人说,为了节约钢材,西蒙和中国技术人员一起,反复试验,试制成功了30米跨度钢筋混凝土屋架,节约了大量钢材。“那种敬业精神,真让我感动!”
据陈宗全讲,德国人设计的建造方案,有的地方并不太适合中国的国情。为了节约成本,机械部设计总局在不改变工艺、不降低工程结构标准和不过分影响建厂总进度的前提下,根据我国的技术条件,对国外土建及动力管理设计进行了部分修改。但这些修改,使整个工程节约了368吨钢材、540吨水泥和300万元资金。
《二砂厂志》记载,二砂厂房、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最终都是按照东德标准来的。建设期间,东德专家曾提出书面建议2978条,要求十分严格。正是这些“苛刻”的条件,让二砂成为当时中国砂轮行业的“龙头老大”。
( 作者: 记者 李岚 实习生 张瞧 文 首席记者 闫化庄 图 编辑: 徐珂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网友点击 | |
娱乐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