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立规“劝告究过”,用心良苦
登封市嵩山文化研究学者陈占成说,明清两代,因为后河镇是洛阳伊川、颍阳、君召、送表等地到登封的必经之处,从光绪至民国期间,地理位置更为重要,故有“千年官道经后河”之说。所以,镇里开设有食堂、粮行、杂货店、染坊、旅店、停马所等,正月十三、正月二十二、四月十六、九月二十二起古刹会、唱大戏,四方客人云集于此,三教九流纷至沓来,繁华若都市。
据了解,明清两代的后河镇,村里饭店杂铺多设赌场,赌博之风猖獗衍生恶性循环链,危害甚大,严重影响了后河镇及周围乡民的正常生活。
大约两百年前,“乡约”禁赌、治盗、扫黄,以维护地方的民众生计和社会治安,深得开明人士和众乡亲的拥护。然而赌博、盗窃、色情陋习由来已久,很难根除。“乡约”为彻底禁绝赌博、盗窃、色情泛滥,维护该地民生利益,特意颁布“规矩碑”,辞短意深,文句威严,颇具震慑之力,并勒石刊碑,于嘉庆十八年(即1813年)立于三官庙前,永久示众。
登封市嵩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常松木说,虽然不知道这块“规矩碑”在当时到底起了多大的震慑和治理作用,但起码这种良苦用心是好的。
登封境内已发现5通“规矩碑”
后河村“规矩碑”尘封50多年后重见天日,引来当地百姓和文物部门的极大关注。一致认为此“规矩碑”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研究价值,应予好好保护。
“从碑文就不难看出,清朝嘉庆年间,无论官府还是乡间,都是相当重视社会治安的综合防范的。”河南群达律师事务所陈光涛律师说,“碑文所蕴含的政治、历史意义在于,清承明制,除了官方维护社会治安组织之外,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主要力量,应该是家族、邻佑、保甲、团练等民间组织。里甲和保甲是当时社会普遍推行的准基层组织,清代用律例的形式进行规范,把他们纳入了维护社会治安的体系当中,以防范各种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让他们承担起移风易俗的责任,将所有人都纳入王朝提倡的道德行为规范之内。”
常松木告诉记者,截至目前,登封境内唐庄、徐庄、君召等乡镇已发现清代乃至中华民国“规矩碑”5通。
( 作者: 记者 袁建龙 编辑: 刘丽雅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网友点击 | |
娱乐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