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中心-网友推荐 |
各地“十二五”规划将居民幸福指数作为施政导向
哪些因素影响中国人的幸福感?
全国人大调查:最重要因素是“家庭和谐”
从2009年底开始,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领导的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致力于“中国人幸福观调查”,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近日,该调查发布,中国民生指数的指标体系基本形成。
在19个主观指标中,“家庭和谐”是影响中国居民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健康”和“子女教育”。“社会管理参与”对幸福影响最低。另外,“居住”幸福不幸福出现偏差:“居住”的重要性评分仅列第10。这与当下舆论关注程度存在一定的偏差:住房问题是当下舆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关注度甚至高于教育、医疗。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一年之计在于春,五年规划看头年。1月以来,各省区市两会陆续召开,目前逐渐落下帷幕;3月初,全国两会将大幕开启,从地方两会到全国两会,新起点上瞩目新的发展蓝图,让人充满期待。
让人民幸福首要是让钱袋子鼓起来
观察地方两会,“幸福”可谓其中一大热词。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共识。北京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庆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
让人民生活更幸福,首要的是促进民富,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区,不少省份纷纷放缓了生产总值增速,不约而同地调高了城乡居民收入预期目标。
北京提出“十二五”时期GDP年均增长比“十一五”规划目标低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比“十一五”规划目标高2个百分点。
河南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以富民强省作为中心任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共鸣。
重庆提出到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城镇居民收入增长75%”,率先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的调控写入规划。据2月21日《人民日报》11版 梁昌杰
A关键词 家庭和谐
幸福感调查 和谐居榜首
课题组委托中国人民银行统计调查队在全国发展水平不一的24个城市对4800名居民进行调查。
根据民生课题组专家的研究,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本次调查列出了19个调查问题,要求受访者对每个问题影响生活品质或幸福感的程度做出回答。
排序显示,在影响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各个因素之中,最重要的是家庭,“家庭和谐”被评为第一位,“健康”位列第二,“子女教育”被评为第三重要因素,“生活安全”列第四。
城市规模越小,越重视“家庭和谐”。经济发达大城市的居民更加重视生活水平(家庭经济状况、物价)、生活质量和社会正义。相应的,政府行政的方向应该是构建良好的生存环境。另外,收入越高,学历越高,对“生活安全”的重要性评分越高;经济发达大城市更关心“生活安全”。
B关键词 参与社会
社会管理参与 对幸福影响最低
与媒体频频曝光的热点类别不同,“司法”、“贫富差距与社会公平”、“社会交往”、“政府行政”、“社会管理参与”等几个方面在19个问题中评分靠后。
在19个因素中,重要性评分最末的为“社会管理参与”,其次是政府行政、社会交往。
但是受访者回答“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的比例至少为60%,回答“不太重要”或“不重要”的比例最多为16%。
C关键词 居住
“居住”幸不幸福 评分出现偏差
在19个因素中,“居住”的重要性评分位列第10。这与当下舆论关注程度存在一定的偏差:住房问题是当下舆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关注度甚至高于教育、医疗。
从评分数据看,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中等偏高和高收入群体对“居住”的评分更高。从城市规模分组情况看,经济发达大城市更重视“居住”,将其列为第10,其他规模的城市列为第11。
学历低收入低 “痛苦指数”更高
主流经济学非常重视“物价”和“工作”,从而提出广受关注的“痛苦指数”(通货膨胀百分比+失业率百分比)。
课题调研发现,在19个问题中,“工作”的重要性评分位列第11,“物价”的重要性评分位列第12,比较靠后,这似乎与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有所偏离。
对于“物价”而言,从家庭收入分组情况看,收入越低,对“物价”的重要性排序越高。从学历分组情况看,学历越低,对“物价”重要性的排序越高。
据2月21日《法制晚报》A16版 郭媛丹
( 作者: )
|
马上评论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