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万象

移动联通"内鬼"出卖用户信息 催生侦探产业链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12-31 09:42:48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通过修改手机密码获取个人信息,甚至通过手机定位锁定使用者的位置,这些一般人只能在电影大片中才会看到的情节已成为现实。北京市朝阳区法院近日审理了一起“私家侦探”敲诈勒索案,根据检方指控,这些“私家侦探”非法获取的许多个人信息,竟然源自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企业的员工。原本应该被严格保密的手机用户个人信息,竟然沦为电信企业“内鬼”牟利的商品。

  “侦探市场”和“侦探产业链”

  一些所谓的“侦探公司”与各大电信公司的从业人员秘密接触,通过私人关系和实施商业贿赂等方式,非法获取客户的个人信息。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了解到,犯罪分子大多通过设立“市场调查中心”、“商务调查公司”、“信息咨询公司”的形式,以提供咨询、策划服务为幌子取得营业执照,表面上为合法经营,实则从事调查个人隐私、代人追讨债务等违法犯罪活动。而这些业务需要以获得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为前提,为了获取足够的信息资源,“侦探公司”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电信机构就成为他们争相获取的信息源。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最近的一项调研显示,一些所谓的“侦探公司”与各大电信公司的从业人员秘密接触,通过私人关系和实施商业贿赂等方式,非法获取客户的个人信息,包括通话记录、短信、家庭住址等。

  调研发现,在电信部门工作人员泄漏公民个人信息案件中,一般是“侦探公司”直接找到或由中间人找到电信部门工作人员,通过贿赂或朋友帮忙的手段,让电信工作人员利用自己职务便利或利用他人(一般是本单位的其他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非法查询、修改个人信息,然后直接提供给“侦探公司”或通过中间人提供给“侦探公司”。“侦探公司”一旦掌握了这些信息,除了用于自己进行调查业务外,还在“侦探市场”上转卖。在侦探行业中,公司与公司间存在信息共享、互相交易的现象,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侦探市场”和“侦探产业链”。

( 作者: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