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队伍也急剧扩张,导致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师资紧张,一些老师常会被安排教授与自己的专业沾点儿边、但却并未涉足过的课程。这常让任课老师感到力不从心,课程含金量也因此缩水。
四川某高校大三学生陆峰一想起自己上学期选的“国际礼仪指导”课程,就“忍不住想乐”。“刚开学的时候在课程手册上看到这门课觉得挺有意思,但老师是历史系的。历史和国际礼仪有啥关系?”抱着好奇的心理,陆峰去试听了一次课,发现上课就是放《百家讲坛》,然后大家集体讨论。
“讲座视频互联网上到处都是,这也算一门课?”陆峰觉得自己有种受欺骗的感觉,但他很快又了解到,往年这门课程不考试,不点名,只用在课程结束时交一篇观后感即可,而且大家分数都很高。“这么‘水’的课,老师肯定不好意思为难学生,不选白不选。”
整个学期,陆峰只去听了3次课,最后拿了90多分。他觉得,这是他上大学以来“性价比”最高的一门课,“几乎没花力气就挣到了学分,挺好。”
甘肃某高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认为,陆峰所遇到的情况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制度决定的。
他表示,许多二线高校明确规定各职级教师必须按一定频次开设选修课,可是有些教师因缺乏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开设选修课的能力及经验,开出的选修课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教务部门也缺乏必要的审核筛选,因此课程质量难以保证。“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学校迫使老师误人子弟。”
名师授课也是走过场有学分有名望没营养
“老师们憋了10年没好好给学生上课了,特别有热情。很多有名的先生甚至常常跑到我们学生宿舍去,两腿往床上一盘,就讲开了。”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曾经这样回忆自己当年在北大读书时的情景。
这样温馨融洽的教学场景,令北京某文科类重点高校的大三学生张欣深深向往。
大一、大二时,张欣一直按照“作业少,给分高”的标准安排自己的课程,但进入大三之后,她的想法有了变化。“这些老师学生互相应付的课,有学分但是没有营养,学了和没学差不多。大学里还是要上一些货真价实的课。”
带着对“名师精讲”的憧憬,张欣这个学期连选了几门“名师课”。她在选课时为自己列了几条标准:老师有一定的声望,课程内容是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连续开课5年以上。张欣做好了下苦功却拿不到好成绩的心理准备,“大学四年,总得上几门终生受益的课。”
( 作者: 编辑: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网友点击 | |
娱乐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