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聚焦 |
将为“嫦娥三号”探路
作为探月工程一期与二期的承上启下者,“嫦娥二号”无疑要在“嫦娥一号”的基础上实现多项技术创新与突破。首当其冲的,是与月球更直接、更进一步的“亲密接触”。
“嫦娥一号”的发射,采取的是由地球轨道中转换乘的线路:先到达地球附近的过渡轨道,再经过自身多次调整进入奔月轨道,总共用了近14天进入工作轨道。此次,“嫦娥二号”将选择“一站式直飞”——由运载卫星直接送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约38万公里的奔月轨道,7天内就可进入工作轨道。直接奔月,耗时大大缩短,当然,这对运载火箭的推力、卫星入轨精度和控制精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比“嫦娥一号”的交通工具——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增加了两个助推器。
在坑坑洼洼的月球表面,哪里才是最佳落脚点?“嫦娥二号”肩负着为“嫦娥三号”探路的重任。为更近距离、更精细地探测月面地形,“嫦娥二号”的绕月飞行高度将由“嫦娥一号”的200公里降至100公里,更先进的探测设备令其“视力”也明显进步。
根据“嫦娥一号”拍摄的月面图,初步产生了几个月面软着陆的候选区域。借助由上海研制的激光高度计,“嫦娥二号”将对这几个重点区域密集踩点,以激光测距方式,来探测月面地形地貌的高低起伏。
“嫦娥一号”搭载的CCD相机分辨率为120米。而“嫦娥二号”的CCD相机分辨率将有显著提升,因为它将在100公里圆轨道和100公里×15公里轨道的近月点处,分别对“嫦娥三号”的预选着陆区进行优于10米和1.5米分辨率的成像试验。“嫦娥二号”还配置了降落相机,以检验对月成像能力,为“嫦娥三号”月面软着陆做准备。(更多内容请点击下一页)
上一页 | 第 | [1] | [2] | [3] | [4] | 页 | 下一页 |
( 作者: 董纯蕾 )
|
马上评论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网友点击 | |
娱乐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