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 首页-中原网评

“副部长的儿子”为啥能诈骗618万?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9-26 16:54:07   来源: 四川在线 我要评论

【字号 纠错  我要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郑州手机报,移动发ZZSJB到10658300;郑州晚报手机报,联通发701到10655885,电信发18至106592066。3元/月

    君不见,时下,在一些地方,我是谁谁的儿子,我是谁谁的女儿,已经成为某些领导干部子女的“名片”、“招牌”。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因严重受贿渎职而被查办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原局长郑筱萸的儿子郑海榕。据跟郑海榕接触过的人评价,郑平时不大提及生意之事,但多会强调他在医疗界有很强的关系,因为“我是郑筱萸的儿子”有很强的威力,足以让他打着老子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为非作歹。还有原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之子孙一,落马前也不过是河南省地方税务局所得税管理处主任科员(正科级),但他竟然能高价卖出两顶官帽,原因就在于他是时任洛阳市委书记的孙善武的儿子,所以,就有人愿望出高价求他办事。

  如此说来,“假儿子”打着领导干部子女的旗号招摇撞骗,着实可恨,但“真儿子”喊着“我是某某的儿子”为非作歹,更为可恨。所以,要想让“我是某某的儿子”失去效力,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规范权力,按制度办事,按法规办事,让权力得到有效监督与制约。只有这样,才能让领导干部的“真儿子”行得直坐得正,才会让“假儿子”失去行骗的市场,自动退出历史的舞台。

(编辑:孙静)

  

  


上一页  
[1] [2]

( 作者: 林伟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马上评论

用户: 隐藏地址 
  登录    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