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一种关于奥林匹克的“全书”里,你都能够找到埃里克·利德尔(Enic
Liddell)的名字。你会从书的某一页上读到他是1924年巴黎奥运会400米的冠军和200米的第三名。他在400米的比赛中跑的是外道。他前一半的速度几乎接近他200米的决赛成绩。这种跑法被专家认为是战术上的错误。但是,利德尔一直保持了他的优势。他的一路领先令两个对手在奋力追赶时失去了平衡。
在此之前的一年,在一次400米比赛中,他被对手绊倒。爬起来的时候,他已经落后了18米。但是,在冲过终点的时候,利德尔却超过了所有对手。赛后,他重复他的豪言,他说:“我不喜欢被击败。”
这还不算是他的传奇。利德尔的强项实际上是100米。他100米的成绩领先于他在世界上的所有对手。他是那个时代呼之欲出的“飞人”。但是,他却传奇地拒绝了在奥运会100米赛场上的出现:他拒绝了他可以一蹴而就的殊荣,他拒绝了离他仅举“足”之劳的盛誉。他的拒绝是当时的头条新闻。这条新闻挫伤了他的祖国(不列颠)的自豪感,也挫伤了他的民族(苏格兰)的自尊心。
他拒绝的理由是100米的决赛被安排在星期天。在这个虔诚的基督徒看来,星期天是安息日,他应该在教堂里面不是在赛场上度过这七天一次的日子,哪怕是在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期间。他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4×100米的接力赛。
这个为了上帝的荣耀而拒绝了世俗的盛誉的苏格兰人1902年生于中国天津,1945年死于中国潍坊。他的一生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中国度过。他5岁才离开中国回到苏格兰去“长大”。
他在令他成为传奇人物的奥运会之后不久,就加入了父亲在中国传教的行列,开始了他自己在中国的传教生涯。这时候,他具备了一定的妥协性。他为教区里无所事事的孩子们组织了星期天的足球比赛,并亲自出任比赛的裁判。他的教区“沦陷”之后,他被日本人关进了集中营。他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因为脑癌死在集中营的医院里。他总是教导难友们要“爱自己的敌人”。他的教诲拯救了许多失去方向的灵魂。
1981年获得了“最佳影片”等四项奥斯卡奖的英国影片《烈火战车》就是根据利德尔和他一个队友的事迹改编的。在影片中,利德尔在上船去巴黎的时候才得知100米的决赛被安排在星期天。这种改编加大了冲突的强度。
影片中有一段“领导”找运动员谈话的场面。这位领导就是当时的威尔士王子(英国奥委会的主席)。在巴黎豪华的酒店里,年轻的王子以国家的名义规劝利德尔,希望他能够在国家和信仰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利德尔固执己见,寸土不让。他的强硬令王子灰心丧气。
12年之后,年轻的王子变成了爱德华八世。任何一种“英国通史”都会复述如下的故事:1936年1月登基之后,爱德华八世遇到的第一个政治问题其实就是他个人的生活问题。他需要在“极权”与“至爱”之间做出选择。像12年前他力劝过的那个虔诚的基督徒一样,爱德华八世做出了耸人听闻的选择。他于登基11个月之后逊位,在历史的边缘过起了漂泊不定又屡遭非议的生活。
摘自《南方周末》
( 编辑:任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