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 首页-网友推荐

【图文视频】宝马碾童顶包真相 犯罪嫌疑人伍某情况介绍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9-22 22:08:15   来源: 中原网综合 我要评论

【字号 纠错  我要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郑州手机报,移动发ZZSJB到10658300;郑州晚报手机报,联通发701到10655885,电信发18至106592066。3元/月

  这样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实际上,一直以来,“碾伤不如碾死”这一交通肇事的潜规则就在民间流传。这一冷血规则的逻辑正在于:倘若只是将人碾伤,肇事司机将承受一辈子的赔偿负担;而若是将人碾死,那么司机只需要负担一次性的赔偿及刑罚。正是基于这样的潜规则逻辑,一些本只是将人撞伤撞残的司机,事后却不惜触犯法律及道德的底线,反复将人碾轧致死。

  从这个角度来说,交通肇事中“碾伤不如碾死”这一潜规则之恶,远甚于单纯的酒驾及飙车。因为它触犯的不仅是公共交通安全,更有违背公共道德、无视生命人伦、法律底线之恶。而倘若任由这样的潜规则盛行,那么任何遭遇轻微车祸的人们,都可能最终遭遇失去生命之重。

  此前,孙伟铭醉驾案就曾在舆论挞伐下以“危害公共安全”入罪,并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这曾为酒驾、醉驾等交通肇事行为,树立了判例标本及警示价值。而倘若“碾伤不如碾死”这一潜规则之后,仍缺乏相应的法律判罚支撑,而只是以单纯的交通肇事罪判罚,那么这种恶性示范最终对公共交通安全、生命伦理及公共道德造成的伤害,将难以想象。 (更多请看下一页   视频在后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 编辑:任芳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马上评论

用户: 隐藏地址 
  登录    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