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聚焦

房奴车奴孩奴三座大山 夫妇月入3万不敢生养儿女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9-17 10:24:08   来源: 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纠错  我要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郑州手机报,移动发ZZSJB到10658300;郑州晚报手机报,联通发701到10655885,电信发18至106592066。3元/月

  平民阶层上升渠道堵塞

  有时贫富差距大一点还不要紧,最怕的是穷人失去向上流动的希望,最怕的是一种绝望的感觉。

  记者发现,除了物质压力外,70后末80后初的大部分人没有“富爸爸”而一直奋力在人群中生存,常常眼睁睁看着有“富爸爸”的同龄人抢占资源,自己再努力也是被落人后,这样的亲身经历让他们害怕孩子“重蹈覆辙”,继而不敢生孩子。

  “一个良好的社会形态应该是橄榄型的,而并非哑铃型,一旦中间的渠道被捏窄,造成对立的两级膨胀,社会矛盾就会变得尖锐。”结婚10年的H并未生育,在她的理解中,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是目前最大的概率事件,但人多资源少的情况下,中国的教育资源分配难以均衡。

  H有点心酸地说,“平民的优秀孩子读不了公办好学校,有的没有钱的还读不了好的民办初中,结果在小升初就造成整个平民阶层上升渠道的堵塞。我不想下一代受苦,宁愿老了后到老人院。”

  2009年,清华大学著名社会学者孙立平也曾表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听到类似的说法:有时贫富差距大一点还不要紧,最怕的是穷人失去向上流动的希望,最怕的是一种绝望的感觉。”

  的确,在理想状态下,像P、Y、C、L、H这些受过高等教育,进入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本应成为准中产阶级人士,构建稳定“橄榄型社会结构”的主力。但现在,这些中等收入者的实际消费能力在下降,生儿育女的期望在下降,“橄榄”逐渐变窄,甚至出现断层的可能。所以不想孩子成为“苦二代”,就索性“丁克”。

  “这其实是审视社会公平的一个绝好切入点。很多‘被丁克’者虽然不贫困,但已经失去了公平竞争的信心。由此,畅通平民阶层的上升渠道,是当今社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中山大学有学者指出,要让每个阶层都相信会有公平的机会来改变命运。(更多内容请点击下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作者: 南方日报记者谢苗枫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马上评论

用户: 隐藏地址 
  登录    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