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 首页-网友推荐

【图文】最新报道:闫沛东出示曹操墓造假"铁证"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9-06 10:30:33   来源: 人民网 我要评论

【字号 纠错  我要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郑州手机报,移动发ZZSJB到10658300;郑州晚报手机报,联通发701到10655885,电信发18至106592066。3元/月

  其次,唐代河北赞皇籍的地理学家李吉甫编纂的《元和郡县志》明确记载曹操的西陵在邺县城西三十里处,与西门豹祠相距大约15里。安阳发现的曹操墓,几乎完全符合这个定位。符合曹操《遗令》和曹丕对父王安葬《哀册》的记载。

  其三,墓中出土了八块刻有“魏武王”字样的石牌。尽管各界对这些石牌存在质疑,但是,此“魏武王”石牌,于东汉末年诸侯王大墓中出土,还能是其它的“魏武王”吗?如果不是曹操墓,在东汉末年,还能有哪位人物敢于收藏这么多曹操的遗物,并随葬于墓葬中?

  伪学术的指责更缺德

  在《曹操墓真伪:是学者造假还是无知者诽谤》一文中,梁勇认为:曹操墓的发掘,本来是一项严肃的考古学研究,居然惹下了众多指责,这真是如今学术信誉沦丧引发的悲剧。

  考古学造假,关系到一个民族学术精神沦丧的问题。但是如果河南的考古工作者没有造假,那些无端指责的所谓学者,如果不是因为无知而起哄,那么就是明知是真却要诽谤以显示自己的学问,这种伪学术的指责,是比学术造假更缺德的行为。一宗考古学的发掘和研究,如今竟然到了需要法律诉讼一辨真伪的地步。可见,“周老虎”的阴影,学术造假的败坏之风,已经殃及考古学界。考古学真的需要打假。但更需要用事实维护考古学的严谨和信誉。

  (注:梁勇先生的文章,本文引用时有删节)

  本版文字:本报记者 孟醒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编辑:任芳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马上评论

用户: 隐藏地址 
  登录    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