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古中国以农立国,其饮食文化具有浓厚的农耕文明色彩,即以粮为主食,配以精心烹饪之肉、菜。尽管在汉唐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大量涌入中原,带来肉食民族的饮食习俗,丰富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但并不能改变中国传统饮食模式,反而多被同化。
上述只是外在现象,就内在理路而言,古代中国的吃首先是一种权力。
先秦饮食礼政已相当完备,从肴馔品类到烹饪品位,从进食方式到筵席宴飨,都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别。譬如鼎,周代最主要的青铜饮食器具之一,就是衡量社会身份等级的标志物:国君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饮食与权力一致,乃是中国古代独特的社会政治现象。譬如商代名臣伊尹,即利用厨艺进谏,“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至于王道”(此处的“汤”不是家庭主妇煲的靓汤,而是商汤君主);《老子》将治国之道以烹饪作喻,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而在《论语》中,“食”字出现41次,“政”字也出现41次,这或是一种巧合,但也可证明饮食与政治的高度相关。
抵至清代,饮食与权力的一致达到巅峰。以宫廷筵席为例,皇帝宴桌有菜肴40品;皇后宴桌减为32品;妃嫔每桌菜肴则递减为15品。即使在1900年慈禧落难,所谓庚子西狩之际,权力仍不放过饮食这最后一块堡垒。车舆可以从简,居室可以从陋,惟饮食不能降格。在慈禧结束逃难回京的路上,曲沃县令王廷英接待“圣驾”,所设筵席有八珍、八八席、六六席,耗银数万两。
正因为饮食与权力挂钩,古代中国的吃往往极尽精致乃至奢侈之能事。孔子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历代得到充分展现。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