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新闻

河南俩小伙造“苹果皮520” iPod瞬间变身iPhone(图)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9-02 09:16:50 来源: 河南商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天才的“破坏狂”

  拆遍家中电器 发明用鼻子指挥鼠标

  制造出这款产品的,正是河南信阳人潘磊、潘泳兄弟。

  父亲做点小生意,母亲是全职主妇。他们其实是三兄弟,哥哥潘磊在广东江门做室内装修设计,另一个弟弟在北京做汽配生意。潘泳从小就是个狂热的技术爱好者。

  2006年,18岁的潘泳考上了河南黄淮学院。大学时,他曾做过一件非常疯狂的事儿——能不能用鼻子控制鼠标?3个月的尝试后,他成功了。他的做法是,用脸朝摄像头,用自己研发的人像识别软件定位鼻子,然后用鼻子移动鼠标。

  高中时,他迷恋上了网络游戏,高二时,游戏账号被盗,他一怒之下,开始学做“黑客”。一年多后,他就能改动网吧的计费系统,可以上网不交钱。

  去KTV唱歌,他嫌歌太老,他就尝试着将KTV点歌系统联网,直接在网上查找歌曲。软件开发出来了,但无处试验。

  在哥哥潘磊看来,弟弟有各种想法并不奇怪。从小到大,弟弟就是家里的“破坏狂”,家里的每一样电器——电视机、电风扇、收音机、电脑、电子琴、DVD、音响,只要是能拆的,基本都被他拆过。

  从小到大,他成绩不好,除了计算机和软件。上大学后,他忽然变成了“好学生”。大一时,他拿了全校网络竞赛二等奖;大二时,又拿了全校编程大赛第一名。

  一年多的钻研

  像乔布斯一样,在仓库里鼓捣出“苹果皮”

  巧合的是,“苹果皮”是潘泳在一个仓库中捣鼓出来的,和乔布斯在旧金山仓库里琢磨出苹果电脑经历相似。

  身为技术狂,潘泳也是苹果的铁杆粉丝。他大学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部iPhone手机。省吃俭用了半年,大三时,潘泳终于买了台二手iPhone,但用了不到一个星期,屏幕坏了。

  去年2月,临近毕业的潘泳在深圳一家小型电子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拿到两个月的工资后,他又动了心思。

  他发现,苹果的一款音乐播放器——有着“残缺的iPhone”之称的iPodtouch,这款播放器外观和iPhone相差无几。

  唯一的缺憾是,这款播放器不具备通话和发短信功能,只是售价要便宜得多,目前二代约为1200元,最新的三代,官方价格也不过1598元。

  将它的通话和短信功能补上,岂不就可以当iPhone用了吗?

  和哥哥潘磊商量后,潘泳买来了这款播放器,开始疯狂实验。

  2009年12月,潘泳辞职了。他搬到了姑父家的一个废旧仓库里,开始他的梦想。

  但是,潘泳连电路图都不会画,甚至连电阻、电容都弄不明白。他一点一点去学。面对攻克不了的技术难题,他就“问”谷歌。

  来深圳一年多,潘泳除了电子市场,没去大梅沙等地方游玩过,没有女朋友,甚至连自己喜欢打的台球也放弃了。

  他的目标非常明确——要将这个东西做得和苹果的产品一样好。

  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历时一年多,2010年7月,“苹果皮”终于实现通话功能。

  兄弟俩给这个发明起了个很潮的名字,名叫“苹果皮520”,谐音“苹果皮我爱你”。

  “苹果皮”原理:

  苹果皮520的原理,在于它内置了英飞凌的通讯模块,该模块上拥有SIM卡插槽、电池及相关的零件;并在iPodtouch上安装运行环境。

  因为iPodtouch是没有拨号程序的,还要安装苹果皮专用的拨号和发短信程序。这样,它就能够实现基本的通话、发短信功能。

(更多请看下一页) 

( 作者: 记者 卢艳艳 张高峰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