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聚焦

温州20多位官员兼职高尔夫俱乐部 会员卡动辄上百万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8-13 10:32:2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我要评论

【字号 纠错  我要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郑州手机报,移动发ZZSJB到10658300;郑州晚报手机报,联通发701到10655885,电信发18至106592066。3元/月

  官员是球场常客

  对于工薪阶层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打高尔夫球连想都不敢想,但在高尔夫球的绿茵场上,却经常能看到同为工薪阶层的公务人员的身影。这一景观自然颇耐人寻味。

  有媒体曾报道称,在海南省热衷该项运动的约2000人中,有很大比例是是党政干部。2003年,湖南省长沙县县委书记李振萼甚至曾“因公殉职”于高尔夫球场,此事件在当时沸沸扬扬。

  在浙江,同样有不少公职人员成为高尔夫俱乐部会员甚至在相关协会担任要职。昨日,记者联系浙江一家知名高尔夫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张先生,他拒绝向记者透露客户资料。但他承认,公务员是他们很重要的客户群体,“不只是为了赚钱,有时候是我们主动邀请,也是为了各种方便和俱乐部形象。”

  

纵深:最高境界在“打”人

  高尔夫从进入中国的那一刻起,就被打上了贵族的标签。所有的球会在立项之初,就将球会定位为中国或者是某某区域最高端的球会。

  投资动辄数亿,幻想着通过吸引中国最最富有的人群购买最最高价的会籍来达到快速收回投资的目的。

  上述接受采访的叶先生和张先生均认为,高尔夫球场的会员基本都是各界名流,它是进入这个特殊圈子的门票。从这种意义上说,高尔夫的最高境界在于打“人”——结识官商、沟通感情。

  在他们看来,一家高尔夫球场如果够品位,有知名度和美誉度,会员也会觉得有面子。因为拥有这家球场的会籍,是身份、层次的象征。 (更多内容请点击下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作者: 记者 吴行妙 刘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马上评论

用户: 隐藏地址 
  登录    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