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中原文化

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的异同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8-13 09:50:41   来源: 中华读书报 我要评论

【字号 纠错  我要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郑州手机报,移动发ZZSJB到10658300;郑州晚报手机报,联通发701到10655885,电信发18至106592066。3元/月

  不仅在点茶方面,在吃茶方面日本茶道重视与会者间的社会交往的性格也比较强。日本茶道形成初期,做茶事时,“侘亭主只敬献一碗浓茶”,即“后席”饮茶时一般只是喝一碗浓茶而已,但慢慢地茶事内容有所变化,喝完浓茶后,又添了一道淡茶。喝淡茶时一般是人手一碗,但茶碗并不会成为某个客人的专用茶碗,而是大家先后交替来使用。主人也会在客人面前象征性地清洗擦拭,但是从现代人的卫生意识的角度讲,恐怕很多人不大容易接受。如果连喝淡茶的方式都难以接受的话,那么喝浓茶就更难以接受了,因为浓茶是需要所有在座的客人一起传饮的,而且要求每位客人必须从茶碗的同一个地方来喝,这就更不符合现代人的卫生习惯了。日本茶道中所有客人共同分饮一碗茶的浓茶饮法,令我们不由地联想起古时的歃血为盟、夫妇间的交杯酒、兄弟结拜的义酒、基督教的圣餐、神道的交心会、佛教里拜服献给佛祖的剩茶仪式等等这些宗教式的共同饮食的风俗。无论是主人点浓茶,还是客人们喝浓茶,彼此仅有极为简短的寒暄,那种气氛是非常严肃紧张的。与之相对,中国茶道吃茶则没有这些做法,而是人手一专用杯盏来品饮。比较而言,中国茶道更重视茶的色香味本身,而日本茶道似乎更注重饮茶的方式和过程,注重在茶室这个“一期一会”的方寸空间,通过共饮一碗浓茶这种方式来实现一味同心、异体同心的交流,从而实现情感的最大满足。

  另外,日本茶道中还有一种名为“七事式”的点茶吃茶方法。做这种点茶法时,主客的角色是由五张分别写着“花、月、一、二、三”字样的小木牌来决定的,目的是在于训练茶人们随处做主的能力,每个人都要做到能够迅速适应在瞬间发生转换的角色,做到在茶室这块方寸之地不乱方寸,所有参加者都要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共心。日本在很多重大历史关头都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应对,以及在日本企业员工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所谓的集团主义精神,应该说与以日本茶道为首的日本文化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应该是不无关系的。经过类似日本茶道这种型范式文化的熏陶之后,同门间彼此无需更多的语言,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手势,亦能收到传神递意之功,那份默契,以及因那份彼此的默契而萌生的无形的力量,绝非是只知口是心非地高喊口号的人群和族群所能比的。以上,笔者主要从心理文化学的需求理论的角度,参照中国茶道的相关内容,通过对日本茶道的主要修行内容———“茶事”的考察,分析了日本茶道的特色。众所周知,日本茶道近似于宗教但不能说它就是宗教,近似于艺能但也不能说它就是艺能。今天,在日本特有的家元制度统帅下,日本茶道更可谓是日本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它融合佛教、儒教、阴阳道、神道思想之要义为一体,吸纳固本之食道、长智之书道、积勇之武道、增美之花道和清神之香道等诸多文化内容之精华,形成了颇具日本特色的综合性生活文化。自古以来,日本茶道人口分属的社会阶层就很广泛,既有皇室贵族政客大贾,更不乏地位低微的普通民众。可以说,日本茶道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生活文化体系,从方方面面满足了日本人的诸多身心要求,每位茶人都可按照适合自己的形式,从日本茶道中获得一份闲情雅趣,获得些许心灵的慰藉。研究日本茶道,不仅要涉及植物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心理文化学,还要涉及社会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笔者衷心地期待有志于日本茶道的研究者,不仅能够在相关学科理论方面提高修养,更要尽可能去实际修习和尝试着践行自己心中认可的茶道精神,唯此才会避免对日本茶道进行盲人摸象式的评议而贻笑大方。

    (编辑 安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 作者: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马上评论

用户: 隐藏地址 
  登录    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