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 首页-图说天下

【图文详解】北京广电全面封杀郭德纲真相(附声明全文)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8-08 10:37:34   来源: 中原网综合 我要评论

【字号 纠错  我要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郑州手机报,移动发ZZSJB到10658300;郑州晚报手机报,联通发701到10655885,电信发18至106592066。3元/月

  火线快评

  做人第一

  德云社停演整顿,台柱子李菁、何云伟公开宣布离开,郭德纲写的书,相声音像制品全面下架,郭德纲目前的窘境已经堪称极限,能否翻盘,还真是个大大的问号。像郭德纲那样的聪明人,应该会想得出招架的办法,但也只是招架而已,要想彻底翻盘,重现当日辉煌,恐怕真要等到唐骏高调复出的那一天。

  “打记者事件”刚刚出现之时,网上声音还呈现两极化,也真有不少“钢丝”坚决挺郭,郭德纲在相声里编排记者,也获得了不少叫好,郭德纲还准备为李鹤彪筹备一场专场演出,这种方式颇为老派,就像解放前那些班子里,一个角儿出了事儿,最好的办法就是大伙一起捧,让他在台上享受掌声,这才是打击对手的最后方式,可那毕竟是江湖派的手法,随着事态发展,李鹤彪被拘留,李菁、何云伟宣布离开,那些一开始还挺郭的人们也都静下心来,仔细审视郭德纲和德云社。有“钢丝”语重心长地写下长文,剖析德云社从二三十块一张门票,到如今动辄千元,郭德纲也从一个面对观众的掌声激动落泪的小人物,到如今呼风唤雨的大人物的变化过程。有些老观众为了挺郭,当年曾一个个地请朋友来听郭德纲的相声,可到如今却觉得郭德纲离开他们越来越远,当年的郭德纲改良老段子,把社会的时事、流行都引进相声,现在却惰性十足,虽然每场演出包袱依然抖得响亮,但是那只是熟练工,有人说李菁、何云伟离开德云社就是因为留在德云社虽然能赚得盘满钵满,但是却无法在专业上更进一步。

  在娱乐圈里行走的人,尤其是台前,最要紧的就是两条,不是长得好,也不是业务熟,而是尊敬观众和善待媒体,观众是衣食父母自然不必多说,但是难得的就是从默默无名到名满天下一直都还在对观众有尊敬之心,绝不是那种虚与委蛇地讨好观众,只把观众当摇钱树,而是平视观众,台上台下其实没什么分别,一场戏要有观众才做得足。还有就是不断完善自己,这其实也是对观众的尊敬,因为观众的欣赏水平会不断提高,同行里也会不断有新人上位,一招鲜吃遍天的故事早就是传说,要想不被淘汰,必须让自己与时俱进地站在行业高点。

  至于处理好和媒体的关系,这是当今社会一个必然,奥巴马尚且要为了几个百分比的支持率和五个女主持人聊家常,何况一个最需要媒体和公众注意力的艺人?每到艺人和媒体发生冲突的时候,都会想起身边的一个例子,两个几乎同时出道的偶像小生,一个曾经因为记者报道里一句把他和前辈明星对比的话,打电话给写稿的记者,恶语相向。另外一个却是记得每个采访过他的记者的名字,碰到都会招呼问候。五六年过去,前面一个几乎消失不见,后面一个如日中天。说得并不是明星艺人要讨好记者,媒体也不需要那些虚与委蛇,要的只是相互尊敬,因为从每个人对待别人的方式态度上都看得出他的本性如何,话不投机便暴力相向,这样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在事业上能走多远?看不清形势,错估自己能量的人,也必将会被现实无情打败,归根结底,依旧是个做人的问题,娱乐这个圈,靠虚情假意确实可以获得暂时成功,但是如果想要走得更远,做人永远都是第一。 南都娱乐评论员 戴乐

  链接

  记协就郭德纲徒弟打记者表态

  坚决维护合法采访权

  另据中新网报道,郭德纲徒弟李鹤彪殴打登门采访的北京电视台摄像记者事件发生后,中国记协维权部门对此十分关注,部门负责人7日表示:依法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合法权利。要坚决维护记者合法的采访权,制止干涉记者合法采访的行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孙锐戴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 作者: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马上评论

用户: 隐藏地址 
  登录    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