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 首页-网友点击

【组图】霸王冲击报社打记者现场图片(4张)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7-31 09:03:55   来源: 中原网 我要评论

【字号 纠错  我要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郑州手机报,移动发ZZSJB到10658300;郑州晚报手机报,联通发701到10655885,电信发18至106592066。3元/月

    监管漏洞让虚假宣传有机可乘

  今年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布了《化妆品命名规定》和《化妆品命名指南》,强调医疗术语、明示或暗示医疗作用和效果的词语被禁止用于化妆品名称。另外,根据《化妆品命名指南》,处方、药方、药用、药物、医疗、医治等都属于医疗术语。规定还指出,虚假、夸大和绝对化的词语都不得用于化妆品命名。

  然而据前述广东化妆品标准检测中心负责人观察,“目前市场上仍有很多产品都说有育发、防脱这个功效,有一些消费者对此并不了解,就会尝试去买。”由此,消费者往往成了一些化妆品企业违规行为的受害人。

  “我国目前主要是针对生产许可环节进行管理,而国外的管理主要是靠行业自律。”7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连线了江苏化妆品行业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邹洁部长,邹洁表示目前国内对化妆品的管理采取的是多部门相互合作的模式,“国内对化妆品行业的监督管理职能涉及卫生部门、质检门以及工商管理部门,其中卫生部门负责生产许可、卫生许可批准这一块;质监部门负责化妆品国内生产加工以及国内市场质量;工商部门负责经营销售等渠道。现在卫生部门的原有职能已划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后者注重于化妆品的特殊许可这一块。”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多个职能部门参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监督力度,直接导致“特殊功效”成为管理部门触及不到的领域。“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国内在化妆品检测方面存在漏洞和标准滞后的问题。”

  消费者权益如何保护?

  目前市场上的育发类产品琳琅满目,“防脱生发”、“汉方防脱”等产品宣传常常让消费者心生向往。

  然而在实际的使用中,鲜有消费者对防脱效果感到满意。在中国法院网上有一则消费者起诉霸王虚假宣传的报道,消息称,“2006年8月28日,受到霸王公司有关其产品‘不含化学成分’等广告的影响,原告陆先生在海淀区白石桥的家乐福方圆店购买了一瓶霸王防脱洗发液,用后效果并不理想,不仅达不到防脱固发的效果,而且还不时导致头皮过敏发痒。原告认为,霸王公司的广告有虚假性,为此要求霸王公司在法庭上向其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68元。”

  据《消费质量报》报道,去年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医疗整形美容协会联合向社会公布,目前没有一种药物能够根治脱发,各种防治脱发药物、防脱洗发液或所谓的“特殊用途化妆品”都不具备治疗功效。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朱学骏指出,头发的生长和脱落是有周期的。头发的寿命为2~8年,由生长期到休止期需要3个月的时间,由休止期到脱落期也需要3个月时间,生发产品在广告中宣称的“几日防脱一月后生发”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朱学骏表示,生发产品中添加何首乌、川芎等中药成分最多可以起到黑发、扩张血管的作用,并没有解决病根。其实,很多生发产品都不能达到治脱发的目的。而生发梳等工具对改善头皮血液循环确实有一定帮助,但并不能预防掉头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作者: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马上评论

用户: 隐藏地址 
  登录    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