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陕西山阳26人瞬间被埋 村民称“泥山流”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7-27 17:05:31   来源: 西安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纠错  我要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郑州手机报,移动发ZZSJB到10658300;郑州晚报手机报,联通发701到10655885,电信发18至106592066。3元/月

  “移民”能到哪里?

  河沟东边半山上,邵玉娟姐妹的遗体放在院门口,奶奶哭个不停。

  进了正屋,正对着堂厅敬着香火,这是当地村民的风俗,一幅巨大的对联写着:臣尽忠子尽孝忠孝为首,田可耕书可读耕读传家。

  堂厅一侧的墙上,是邵玉娟、邵玉苗姐妹同在2007年6月1日得的两张奖状。

  邵玉娟的外公说,两个孙女很孝顺,每次到他家,他从地里回来,两个孙女就会给他端来热水洗脚,再去做饭。

  桥耳沟村是一个“两山夹一川”的村子,东西两边的半山腰上住着人家,一条沟也就是百米左右宽。房子旁边,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村民们就在陡坡上开荒,辟出细长的条块土地种庄稼。

  站在沟中间看,那些小块的地那么袖珍,宽度就是大人跨一大步的样子。

  63岁的邵佳炳讲,原来的河流只有一两米宽,紧靠山体,河流西边是一条水泥路,水泥路的东边是大片大片的庄稼。

  记者站在河道上放眼向上向下看去,河道已被大大小小的石头填满,河道的高度甚至超出倒塌的房屋。

  邵佳炳说,泥石流和山洪将山体最上面的一处山体冲塌,形成更大的“泥山流”,泥山流冲向东边的山体,又反弹回来,涌向西边的山体,盖满了整个河道。

  这是一股巨大的S形泥石流。

  在邵佳炳的记忆里,1987年那50年一遇的洪水和泥石流,危害也很大,有房子被冲毁。时隔23年,这个小村组又遇百年不遇的雨灾、泥石流。

  试想一下,如果这里继续搞灾后重建,盖起漂亮的房子,恢复耕地,可能一切渐渐归于平常。但再过三五十年,如果这里再次发生灾害,又一拨村民的孩子们长大了,再遇这样的惨象,该如何面对生活?既然这里不适合生存、生活,为什么不搬走呢?

  记者的这个想法,也是大多村民的想法:想搬走,想移民,可是往哪里搬,往哪里移?

  他们说:搬迁和移民,首先要有一块合适的地方,到山外面先盖房子,再有土地。但这真正做起来实在不容易。

  这个问题,也是高坝店镇党委书记李峰的担忧。他说,移民这个事,他也想这样做,但他做不了这个主,恐怕还得商洛市、山阳县,甚至得多地联合才可能进行。

  26日下午两点,记者下山时,陆续有志愿者肩扛手提,往桥耳沟村送救灾物资:米面油、方便面、矿泉水、酱油、醋、盐、彩条布、折叠床、棉被……其实,首批救灾物资在当天一大早就运抵桥耳沟村。

  这个偏僻小村在以后的日子里,如何长久地解决村民的居住安全、生产安宁、生活安康问题,这是摆在山阳县乃至商洛市政府面前最大的问题。 (编辑:jen)


上一页  
[1] [2] [3]

( 作者: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马上评论

用户: 隐藏地址 
  登录    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