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标题区

南京地铁龙眠大道站接触网两次被雷击 网友惊叹太脆弱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7-23 07:51:50 来源: 现代快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中华门站、竹山路站

  列车驳载,乘客不满

  20时50分,市民高先生到了中华门地铁站,准备乘坐地铁一号南延线回江宁,但等了五六分钟总不见车来。20时58分,一列地铁开过来了,车上所有乘客都被赶下车。工作人员称,“这列地铁出现故障,所有乘客改乘下班车。”乘客们要求退票,但工作人员不答应。很快,一列地铁进站,但它是开往奥体中心站的,乘客很少,也没多少人上车。直到晚上9点多,又一列地铁进站,高先生才上了这趟车。

  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竹山路站。乘客黄先生是从南京交院站上车,光等车就花费近一个小时。因为在大学城,晚上7点半以后南广线、安广线都已停运,地铁是他唯一能依靠的公共交通工具。好容易等到一班车,可这趟车一路上开开停停,有一次甚至有焦急的乘客跑去敲打驾驶室的门。当车开到竹山路时已经是21点40分,工作人员要求清空车厢,让乘客乘后一班车,这一下乘客炸开了锅。情绪激动的乘客拒绝下车。双方僵持了15分钟左右,还有十几名乘客没下车。最后这辆车在没有清空乘客的情况下,继续往市区方向开动,部分下车的乘客很快换乘后面开来的一辆列车。换乘的乘客情绪很大:“到现在地铁还没有个合理解释,就告诉我们有故障要换车,到底是什么故障呢?”

  释疑

  有避雷装置,只是雷太大了

  地铁控制中心接到故障警报,按突发故障处理流程处理后,无法恢复供电,随即启动故障应急预案。地铁20多名抢修人员分两拨,一拨从小龙湾出发,一拨从小行出发,在雷雨中淋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才赶到城东路龙眠大道。可由于雷电仍然十分强烈,抢修人员无法靠近作业,待雷击稍缓后,他们立即进行检查,立即组织抢修,以最快的速度修复送电成功,恢复了南延线的运营。

  网友:地铁咋如此脆弱?

  “一号南延停运”,昨天的网络论坛里,大家在揣测中还有着担忧:南京地铁难道没有避雷装置吗?打个雷就会出故障,怎么会这么脆弱啊?

  对于南延线“挂”了的消息,很多网友似乎不太相信。“我估计正好闪电,电流过大,跳闸了,纯属偶然现象……不可能是下雨的原因,那国铁那么多电气化线搞得有什么意义呢?”有网友这样猜测。还有网友惊讶之余感叹:“ 高架的原因吧,这也是高架的弊端呀,没有避雷措施?”

  地铁:有避雷器,且加密了

  遭遇雷击,难道地铁没有安装避雷装置?昨天,地铁运营公司明确表示,吸取地铁一号线设施维护的经验,地铁二号线与地铁一号线南延线均安装了避雷器。

  据南京地铁运营公司物资设施部供电中心主任高卫忠介绍,按照地铁设施避雷设计规范,是500米一个避雷器,但新线的避雷器密度是200米一个。可为什么还起不到保护作用?专家介绍,雷击有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两类,前者声光并发,而后者悄悄发生。直接雷击主要击坏放电通路上的建筑物、输电线,感应雷击主要破坏电子设备。地铁新线安装的是氧化锌避雷器,在雷击时把雷引入地下,但避雷器并不能阻止雷击的发生,“今天的雷太大了,没办法。”为防止故障再次发生,专业人员连夜更换临时处理好的设备,并将对地铁沿线的避雷、供电等设备进行排查,以消除隐患。

  快报记者 是钟寅 赵守成 何洁 毛丽萍 实习生 钱飞

  链接

  地铁一号线曾两次遭遇雷击

  1.2006年8月16日19时许,沙洲街道一段跨越地铁轨行区的10万千伏高压线被雷电击中,断落在地铁小行站至中胜站区间接触网上方,导致地铁一号线小行至奥体段被迫停运约1小时。

  2.2007年7月8日8点32分,一道极强雷电恰恰击中位于地铁小行附近地面段的供电设备,当场火花四溅、冒起白烟,造成奥体至安德门区间接触网单向停电。经地铁供电人员紧急抢修,约1小时37分钟后修复供电设备,并恢复全线运营。(编辑:zhaoj)

( 作者: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