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环球视野

中美正形成“航母困局”中国反航母三大利器揭秘(图)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7-22 16:53:52   来源: 新华网-国际先驱导报 我要评论

【字号 纠错  我要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郑州手机报,移动发ZZSJB到10658300;郑州晚报手机报,联通发701到10655885,电信发18至106592066。3元/月

  近岸立体火力网构成非对称优势

  中国还有一个非对称作战优势,就是中国处于近岸防御状态。

  许多媒体强调在黄海海域美军可打击中国数个都市和经济圈,但这种打击距离实际是“双向的”——作为一个大国,中国拥有多种射程衔接的打击力量,从部署在内陆纵深几千公里内的中程导弹,到沿海较近距离内几百公里处的战术导弹、岸舰导弹都可以同样打击相关海域目标。

  中国的岸基作战飞机挂载反舰导弹可完全打击黄海等海域。而且中国还可以靠近岸优势采取攻势布雷等手段,限制美航母编队的行动空间、行进速度甚至阻止援军及时到来。

  外界估计中国的“东海-10”巡航导弹可打击1800公里,“苏-30”、“飞豹”等拥有对海攻击力的战机作战半径都在1000公里以上,“东风-15”射程600公里,“东风-11”战术导弹射程300公里,这些部署在中国各地、在有效射程内的打击武器与海军岸防部队、水面水下部队一起形成立体打击体系。这些守方近岸的非对称作战优势是美海军远来所不具备的。

  有限的“反介入”捍卫海权

  各型反舰导弹、潜艇、近岸立体打击网的性能提升,形成一种综合战力。这就是美军近年来强调的中国拥有“反介入”能力。

  美国海军强调大洋航行的自由权,甚至对中国南海等地都要求拥有完全的航行自由。沿岸国家维护自身海洋权益符合国际通行准则,美国所说的“反介入”能力在中国看来是正当的近海安全维护能力。

  出于对外战略和争取军费等需要,美国对中国的“反介入”能力一直有所夸大。但中国近年来的经济、科技实力提升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捍卫合法海权的能力。这不仅使美国海军不再能自由进入某些地方(如50年代进入台湾海峡),而且将改变东亚的海权格局。

  虽然如此,必须看到,中国的“反介入”能力只限于维护本国主权与近海安全,没有“反”到公海上,也没有反到别国门前,这正与美核动力航母远离本土驻扎日本、在东亚海域经常出没的前沿“攻势布防”形态有着本质区别。(编辑 踏歌)


上一页  
[1] [2] [3]

( 作者: 寇立研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马上评论

用户: 隐藏地址 
  登录    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