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 首页-中原网评

王攀:郑州ZZIC上岗碰上逢雨必涝网络问政的城市难题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7-20 08:34:15   来源: 河南商报 我要评论

【字号 纠错  我要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郑州手机报,移动发ZZSJB到10658300;郑州晚报手机报,联通发701到10655885,电信发18至106592066。3元/月

    ■王攀(河南商报评论员)  

  一夜暴雨之后,深受积水之苦的郑州市民网上看到ZZIC发表的《给郑州市民的一封致歉信》,心中嫌隙释然许多(相关新闻请阅读今日本报A05版)。ZZIC是郑州市委、市政府新启用的网络新闻发言人。这一ID将在大河网、商都网、中原网等本地网上论坛,与网民互动。这是素有“网络书记”之称的连维良书记郑州履新之后的网络问政之举。

  不得不承认,政府目前对于网络的利用还不够,或者说在社会治理中网络只发挥了一半作用——民众利用它表达诉求、反映问题;而另一半作用——政府对网络表达的回应还没有形成气候,行政水平依赖技术发展。从最早雅典城邦议政的广场公民大会,到如今电话、电视、网络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技术对行政所能提供的作用在网络时代达到新的顶峰。但遗憾的是,网络对行政的影响显然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

  行政水平落后于网络技术,在于行政思维没有跟上。以至于新技术无法应用到具体的行政行为中,或者行政使用网络技术还停留在粗浅的层面,表现在不懂网、排斥网、用不好网。一些地方的事件早已在网上沸腾、发酵,行政官员却浑然不知,一旦发现网络的威力,对网络表现出极度恐惧,企图打压,甚至禁网。在网络时代,这些不懂网、排斥网的行为,不只是会被网络抛弃,更会被时代抛弃。而用网,用好网,则是浩浩荡荡的潮流大势。

  了解民情,解决问题,树立形象,是网络问政的三个内容。网络早已不是一个虚拟的社会,而是一个真实社会的折射,而网络这个载体要比以往任何时候的任何载体在反映社会上都要真实,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方式。行政目的是解决问题、服务社会,网络为解决问题、服务社会的行政行为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当行政出现在网上时,其代表的政府形象,行政执行者的形象,都会在网络世界立体展现。为什么以往见诸媒体政府“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三难”报道不多了?而为什么网络回复有关“万能回复”、敷衍了事的新闻多了?就是因为网络改变了政府与民众面对面的形式:现实的镜子已为网络取代。

  在不懂网、排斥网还有足够大市场的当下,任何早先一步的网络问政都将深受好评,在展现政府形象上得分。这从ZZIC注册后,网民普遍叫好即可见一斑。人们从ZZIC在公开信中“将及时交办、反馈网民群众诉求,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认真受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收集和采纳广大网民对郑州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的承诺,和“作为新注册网民,支撑其运行的机构和机制尚有一个建立与完善的过程,还请各位网民朋友在监督、帮助、支持的同时给予稍许谅解”的谦逊中,看到了一个平等、友好的行政形象。

  还要看到,网络问政是形象展示,但形象展示还必须以解决问题为前提。如果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网络形象最终会成一个华丽的盖子,而其中空无一物。

  郑州市委、市政府注册网络新闻发言人是网络问政的第一步,但旋即碰到了一个棘手难题:逢雨必涝。车如行舟、人如蹈海,这是郑州久治不愈的难题,根治的难度可想而知。但网络问政没有回避,而是迎难而上,勇气可嘉。可这样既易得分也易失分。而且,一旦失分,要比得分来得更快、更迅猛。所以,ZZIC一上岗就碰上逢雨必涝的城市难题,可谓是网络问政的第一道考题。如何不再“涛声依旧”,郑州市委、市政府没有退路。

( 作者: 王攀(河南商报评论员)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马上评论

用户: 隐藏地址 
  登录    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