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很孤单,《独唱团》很寂寞
韩寒主编的杂志《独唱团》终于“唱”起来了。众“寒迷”们饥渴似的疯狂抢购,《独唱团》开售10小时便登上排行榜首位,首日大卖10万册,在百度输入“独唱团”三个字,有一百多万相关信息。这不仅仅是影响力的问题了,而是魅力。凤凰卫视值班总编吕宁思先生在节目中说,当下没有那一本书或杂志在没出版前就受到如此瞩目。在韩寒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新闻,其中的一波三折,更使得这本杂志愈发神秘。韩寒本人也的确是一个有超级影响的品牌。
杂志正是上市前,韩寒表示不要用看战争片的心态看文艺片。《独唱团》不过是一本纯文学性的杂志,和读者的期待是有出入的。众读者期望《独唱团》超过《南方周末》、《南风窗》这些当下中国相对敢于说真话的媒体,像当年的《新青年》一样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韩寒被视为中国公民社会的“标本”或“样本”,甚至有人说他会成为下一个鲁迅。事实上,韩寒作为某种意义上的舆论领袖,说真话说的比别人多些,犀利些,睿智些,是众人眼里的“带头大哥”。但也必须看到,韩寒的本质影响力也在于“真”,而不是思想。在全社会都充斥着假话、套话、官话、空话之时,韩寒敢于“逆潮流”,用一种老辣的文风针砭时弊,自然会得到众星捧月式的拥戴,他也就顺势成为媒体多关注的对象,成为封面人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韩寒身上所具备的,正是众人身上所缺少的。
也正是由于韩寒说真话的出类拔萃,公众对于他及他的《独唱团》有太高的期待。这些年来,韩寒一直在“独唱”,他硬撑下来了,《独唱团》的热销印证了他的付出没有白费。可现实是,一个“独唱”的人,以“独唱”的名义,出了一本名叫“独唱团”的纯文学杂志,仅此而已。说白了,《独唱团》很文学也很软,它不会是铮铮铁骨,韩寒也不会成为下一个鲁迅,中国人总是期待着别人说真话,期待着韩寒能够“唱起来”,想象着《独唱团》能够撑起一片天,而自己蜷缩在一个角落里,像个看戏的,所以韩寒一直在“独唱”,并没有唱成团。
这还不够,有些人想让刚出世的《独唱团》变成“绝唱”。就在杂志上市当天,数位以80后新锐作家自诩的人,对韩寒和《独唱团》进行了炮轰,说《独唱团》是一本虚假造作的流水账簿,里面充斥着一些无病呻吟、似意呻吟、假装呻吟、浪荡呻吟的病态文字,甚而拿肉麻当有趣,把无知当个性,“粗制滥造”、“低级趣味”,和当前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一类没什么两样。说韩寒是整天不务正业飚车和龟缩在上海城乡结合部里喝杯劣质红酒的混混寒……其实这些人根本不值一驳,没看过韩寒的杂志竟敢写这样的话,且除了谩骂攻击外没有任何让人信服的证据。这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中国所谓作家的素质。
其实,公众应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独唱团》,里面可能会夹杂着些真话,但也仅仅是真话而已。在这真话稀缺的时代,韩寒填补了这块空白,他博客里看似杂论的文字,无不反映了他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然而,当那么多人奔向《独唱团》寻找真实,寻求精神慰藉,心灵共鸣的时候,它是多么的孤单,多么的寂寞,多么的不可承受。[作者:侯金亮]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