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聚焦

三峡库区出现系列生态隐患 治理项目缺钱成空谈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7-01 17:19:39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我要评论

【字号 纠错  我要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郑州手机报,移动发ZZSJB到10658300;郑州晚报手机报,联通发701到10655885,电信发18至106592066。3元/月

         从2003年135米首次蓄水到2009年的175米最高位实验性蓄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的水质保持了一个稳定的状态,尤其是当下的水质,甚至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还有所改善。环保部的评价是,库区水质由过去的轻度污染转为良好。

  可在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看来,现有的数据并不代表对三峡水质可以高枕无忧,相反的是,由于规划中的一些污染治理工程还在“纸上谈兵”,进展缓慢,库区水质仍然有恶化的风险,而且一旦水质恶化,治理将更加困难。

  在今天召开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部级联席会上,张力军还透露了这样的信息,如果到今年年底,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的相关省市还有较多的污染治理项目没有启动的话,环保部将考虑对治污不利的地区和企业实行区域限批,这意味着完不成任务的地区和企业将被暂停新项目的环保审批。

  今天参加部级联席会的不仅有环保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等诸多相关部门的部长级官员,还有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五省市的政府高官,可以看出,在剩下的半年里,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污染防治的形势极其紧迫。

  高峡出平湖后的生态环境隐患

  高峡出平湖后,支流污染、消落带污染等一些库区特有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尾随而来。在今天的会议上,湖北省副省长张通就介绍说,库区蓄水后,一些支流水体交换变缓,再加上气候变暖,长江支流爆发“水华”(俗称蓝藻——编者注)的风险增高。

  自从2003年水库135米蓄水期间首次出现支流“水华”后,三峡库区湖北省境内已经有神农溪等7条支流都先后多次发生了“水华”。而且还有支流“水华”污染向干流蔓延的趋势。2009年三峡工程进行175米实验性蓄水后,库区的水流变得更加缓慢,水体交换也更少,库区发生“水华”的面积和几率也有可能加大。张通说,库区支流“水华”频发,不仅严重影响库区水环境安全,也对库区群众的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也表示,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的监测断面已经出现了个别的污染超标,而且库区支流的“水华”问题也有所扩大,出现了从河流型水华向湖泊型水华的转变。

[1] [2] [3]
 下一页

( 作者: 刘世昕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马上评论

用户: 隐藏地址 
  登录    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